三地互相移交案源線索148條協助調查案件90件

國家知識產權局織密協同保護“京津冀一張網”


本報訊 國家知識產權局14日在雄安召開“知識產權助力京津冀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專題新聞發佈會。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副主任梁心新介紹,國家知識產權局支持和指導京津冀三地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各方面工作協同發展,助力京津冀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為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有效支撐。 

 


梁心新說,國家知識產權局與京津冀三地政府簽訂《關於知識產權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合作會商議定書》,促進創新要素在京津冀自由合理流動,推動三地共建知識產權協同發展首善示範區、先行區。支持開展地方知識產權立法實踐探索,京津冀三地均完成知識產權綜合立法。推動跨地區跨部門知識產權執法協作和資源共用,指導三地建立共用技術調查官資訊庫。 

 

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三地深入開展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在區域內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小企業之間搭建促進專利轉化運用的“鵲橋”,實現5300餘項專利開放許可數據在三地共用。截至2022年,支持京津冀三地培育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132家、優勢企業491家,打造出一批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強、轉化效益高的企業標杆。2023年,支持在京津冀地區和雄安新區建設7家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涉及光伏、現代化工、能源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網路安全、核能等多個重點產業,為知識產權的供需對接、交易流轉提供有力支撐。 

 

加強保護體系建設,織密協同保護“京津冀一張網”。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津冀地區佈局建設7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為創新主體、經營主體提供集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為一體的知識產權保護“一站式”綜合服務。2023年1月至10月,中心累計受理專利預審案件3.29萬件,知識產權維權案件2.93萬件。指導京津冀聯合開展2023年知識產權執法“亮劍”“打假保名優”專項行動,三地互相移交案源線索148條,協助調查案件90件,區域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效能與協同保護水準不斷提升。 

 

加快構建國家級知識產權資訊公共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已在京津冀地區佈局建設19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20家高校國家知識產權資訊服務中心和28家國家知識產權資訊公共服務網點,並支持雄安新區申報籌建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大力支持地方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建設,指導京津冀三地建成4家省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28家地市級綜合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加大知識產權資訊供給力度,為三地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創新主體提供150種知識產權標準化數據。 

 

據瞭解,京津冀三地和雄安新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也建立了多樣化的合作機制,在強化協同保護、促進轉化運用、優化營商環境等多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張維)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