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蛋糕”“人民币手捧花”“人民币木雕”……近段時間以來,由人民币或人民币圖案制作而成的禮物悄然走紅,線上線下均有售賣。此類商品上的“人民币”裝飾多爲仿制,但圖案、紋理、字樣和人民币幾無二緻。
此外,還有商家幹脆直接将人民币變成了商品——在一些電商平台,有賣家用人民币制作成“龍”“愛心”“金錢龜”等折紙作品,以高于人民币面值的價格進行售賣。
人民币作爲我國的法定貨币,是我國經濟主權的象征,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愛護人民币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是否可以在商品上随意使用人民币圖案?将人民币制作成商品出售是否合法?對于不正當使用人民币圖樣、損害人民币形象的行爲,該如何規制?帶着這些問題,《法治日報》記者近日展開調查采訪。
有商家售賣人民币折紙
“世界上唯一人見人愛的禮物找到了”“誰看了不心動”“最酷的龍”……記者近日浏覽某二手交易平台時,發現一款商品圖格外引人注目:一條全部用一元人民币制作而成的折紙“龍”,形态逼真。雖然看不出具體用了幾張一元人民币,但商家表示自己定了個“良心價”——268元。記者點進賣家主頁,發現還有“金錢龜”等多種用人民币制作的折紙商品。
經過詢問,賣家告訴記者:“自己閑來無事,偶然翻到網上的人民币折紙教程視頻,覺得挺有意思,于是便嘗試着用人民币折成各種各樣的物品,挂在網上賣。”據介紹,一個非常複雜的“龍”需要耗費幾天甚至一周的時間才能完成,而看似簡單的“金錢龜”想要折到滿意的效果往往也需要不少時間。
該賣家稱,折紙所用的人民币較多,因此通常會選用一元面值的,偶爾會用價值更高的如百元人民币。在商品定價時,會在商品本身用到的人民币價值之上加點錢,“因爲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記者注意到,該商品浏覽量很高,有不少人留言求教程。
據記者了解,在這些售賣的錢币折紙商品中,售賣價格和使用人民币的面額有很大關系,如果是用一張一元人民币折成的金錢龜則兩三元就可以購買,如果是多張百元人民币折成的龍,售價往往在1000餘元。
人民币圖案被随意使用
“過生日,普通蛋糕多沒意思,要買就買一個特别款蛋糕……”一家天津市蛋糕店曬出的這款蛋糕:用糯米紙仿制而成的人民币鋪在蛋糕表面,看上去格外“富貴”。店主關女士告訴記者,這種人民币糯米紙并不是在蛋糕店做出來的,而是從“外面”買來的。
順着關女士提供的購買人民币糯米紙的鏈接,記者找到了某電商平台上一個專賣各種人民币糯米紙道具的店鋪。商家并未直接在商品名稱中标注“糯米紙仿制人民币”,而是用“編号001”“編号002”來隐晦表達。而“編号001”和“編号002”分别是用糯米紙仿制的100元和50元人民币。
這家店售賣的人民币糯米紙分爲薄厚兩款,0.45毫米的薄款糯米紙100張、200張、400張,分别售價32元、60元、112元;0.65毫米的厚款糯米紙,50張、100張、200張分别售價24元、44元、80元。所有的人民币糯米紙上,肖像、花卉、國徽以及主景圖案都十分逼真,最中央還印有“中國人民銀行”的字樣。
記者在該電商平台上繼續搜索關鍵字“蛋糕裝飾”等,發現有不少店鋪在售賣人民币糯米紙,且銷量可觀,最高銷量每月破千。有部分商家在人民币糯米紙制作時将“中國人民銀行”替換爲“中國銀行”或“中國烘焙銀行”。
不僅是蛋糕,在電商平台上還能找到一些人民币式樣的木雕商品在售賣,從面值看,既有面值100元、50元的老版人民币式樣,也有新版人民币式樣。就雕樣來說,有雙面雕刻和單面雕刻之分,雙面雕刻與人民币的正反兩面一樣,單面雕刻僅雕刻人民币正面,背面則保留木頭的本來樣貌。其價格則根據木料的不同,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均涉嫌非法使用人民币
據此前報道,江蘇省張家港市3家烘焙店由于違規使用人民币圖樣,被有關部門處罰。原來,這3家烘焙店在制作的蛋糕上鋪滿了“百元大鈔”,店家稱這些“百元大鈔”是用糯米紙打印的、可食用,并非真人民币。
對于使用人民币圖案的行爲,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蔡樂渭介紹,中國人民銀行新頒布的《人民币圖樣使用管理辦法》中明确規定,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用品、票券上使用人民币圖樣。違反此行爲,給予警告,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進行處罰:在宣傳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圖樣的,應當責令改正,并銷毀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圖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萬元以下罰款。
那麽,将人民币制作成折紙商品,是否同樣存在問題?
中征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孫曉陽律師告訴記者,按照人民币管理條例規定,故意毀損人民币;制作、仿制、買賣人民币圖樣;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在宣傳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圖樣;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其他損害人民币的行爲等都被明令禁止,即上述行爲可以認定爲非法使用人民币。
如果折紙過程保證了人民币完整性,則不涉及故意損毀的問題,但如果将此折紙作爲商品在市場上進行售賣,則涉嫌變相非法買賣流通人民币,依據《人民币圖樣使用管理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予以警告,并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折紙隻是爲了增進雙方的感情,私下爲之,比如情侶之間,雙方在未破壞人民币完整的情形下,折了一個東西送給對方,并不違法。”孫曉陽說。
在蔡樂渭看來,非法使用人民币圖案、改造人民币将其變成商品等行爲都涉及人民币非法使用問題,有關部門應對損害人民币和非法使用人民币的行爲進行更詳盡的規定并合理确定其罰則。“一方面明确哪些行爲是違法行爲及對這些行爲應該處以何種處罰,另一方面落實監管責任,讓執法者有法可依,讓大衆更明确地知曉哪些使用行爲是不合法的。”(韓丹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