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規劃開始公開諮詢貫徹“公交優先”和“控車輛”兩項政策


本報訊(記者黃玉)交通局5月24日舉行《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公開諮詢發佈會。當局指出,交通運輸規劃總結過去十年的政策措施成效及經驗,並在現狀問題分析及未來趨勢研判的基礎上,編制未來十年本澳的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規劃的諮詢期由5月24日至7月22日。


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表示,經向交諮委介紹《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諮詢文本後,絕大部分委員認同文本的方向,包括發展軌道交通,完善步行網路,亦認同智慧交通等。有委員建議再細分口岸交通安排及關注公交分攤率問題,冀提升公交分攤率;亦有委員提出第五通道問題;有委員提出發展輕軌東線的同時,儘快考慮規劃輕軌西線,讓輕軌網形成環狀。


交通局交通規劃處處長蕭日鵬介紹諮詢文本主要內容,交通運輸規劃將貫徹“公交優先”和“控車輛”兩項政策,朝著為居民及旅客提供更安全、綠色、高效、便捷和宜行的陸路交通運輸系統的方向發展,實現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陸路交通運輸體系的目標。規劃中提出採取“兩個落實”,即落實建設道路網、軌道網、步行網“三張網路”,落實規劃建設、運營管理、政策法規“三個方面”,通過“有效建設、提質增效、科學控需、智慧發展”等多種措施全面提升交通出行條件和服務。


會上介紹工作計畫包括:大力發展軌道交通,爭取至2028年澳門輕軌線網里程可達致約24公里;增建步行通道,計畫開展規劃及建設的步行通道及行人天橋約10公里;建設道路新通道及優化節點,打造立體交通,保障道路網路的整體高效運轉。配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發展,推進澳門輕軌橫琴線建設及研究通過水上航線連接,為澳門未來融入大灣區發展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服務。


在推動環保工作方面,以推廣電動環保車輛為重點,引導交通低碳轉型;2025年公共巴士使用新能源車輛比例高於90%;完善公交設施及步行系統等綠色交通設施,引導公眾更多選擇公共交通及步行等綠色交通方式出行,爭取機動車年增長率不超過3%。依法加強的士運營管理,研究建立的士服務評鑒體系;整合現有陸路交通工具平臺資料,整體提升澳門交通智慧化水準,2025年自動配時及雲資料配時交通燈比例達到50%;持續完善陸路交通運輸相關法律法規,為陸路交通運行及管理提供法律保障等。



相關新聞 

跨海䌫車只屬非常初步概念林衍新表示要聽取社會意見


交通局舉行《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公開諮詢發佈會。當局此前提出研究建設跨海纜車連接新城A區與科學館,但消息一出在網上引來劣評。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在在發佈會上表示,交諮會上有旅遊業界的交諮委員發言支持跨海纜車思路,冀為澳門帶來新的網紅點,亦可起到旅遊分流作用。他指出,跨海纜車與松山纜車不同,屬大型纜車,估計每次可運載50人,每小時運載約6000人次左右。


林衍新續稱,如新城A區居民可通過纜車接駁至皇朝區,再行至媽閣會相當舒適,因此在諮詢文本提出興建纜車思路,希望諮詢社會各界意見。他重申,有關跨海纜車目前只是非常初步概念,冀透過公開諮詢聽取各持分者的意見。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