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1萬億元,呈現許多新亮點
來源: | 作者:人民日報 | 發布時間: 1198天前 | 613 次瀏覽 | 分享到:

本報訊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數據顯示,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5%,比2019年增長8%。其中,文化辦公用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和通訊器材類商品的零售額增長較快。

  “消費總量達到44萬億元是一個新的臺階。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這樣評價。2021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9.1%,最終消費為65.4%,凸顯了國內市場的重要作用。這其中,有哪些新亮點?2022年,國內消費市場又將呈現哪些新趨勢?

  線上消費增速明顯高於線下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司長董利華分析,受疫情影響,居民減少出行,居家線上消費需求明顯增長。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4.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2%,兩年平均增長13.4%,增速明顯高於線下消費。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線下零售經營向好。在限額以上有店鋪零售中,2021年便利店、超市、專業店和專賣店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16.9%14.1%12.8%12%,兩年平均分別增長7.5%11.2%3.3%5.1%

  隨著人民生活水準日益提高,升級類需求持續釋放。2021年,限額以上單位文化辦公用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和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18.8%22%14%29.8%14.6%,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2.1%15%11.7%11.2%13.7%,增速明顯高於商品零售平均水準。

  鄉村消費復蘇勢頭超過城鎮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鄉村消費市場復蘇勢頭較強,甚至超過城鎮。2021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9.7%,增速比城鎮居民高2.6個百分點。去年二季度以來,鄉村市場銷售增速持續高於城鎮。

  據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2021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29251萬人,規模超過2019年水準。董利華分析,中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帶動了農村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和農村地區消費環境改善。

  收入提高是支撐。2021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名義增長1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快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值由上年的2.56縮小至2.5,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繼續縮小。

  縣域經濟持續發展促進本地務工機會增多,本地農民工比2019年增長3.7%2021年農民工月均收入4432元,兩年平均增長5.8%,帶動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穩定增長。2021年,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14.1%,兩年平均增長9.9%

  與此同時,電子商務進鄉村和汽車下鄉等活動啟動了鄉村消費。據農業農村部統計,當前中國電商服務站行政村覆蓋率約八成,縣域農產品網路零售額超3000億元。相關研究顯示,2021年淘寶村數量已超7000個,農村電商覆蓋面越來越廣。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司司長方曉丹表示,隨著居民收入持續恢復性增長,消費需求逐步釋放,消費支出保持恢復性反彈態勢。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100元,兩年平均名義增長5.7%,實際增長4%。其中,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916元,名義增長16.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3%。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恢復程度好於城鎮居民,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快於城鎮居民3.94.2個百分點。

據人民日報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