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從2021年“1+N”頂層設計的頒佈,到最新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再到近日多部門陸續亮出“施工圖”,2022年“雙碳”工作的思路進一步清晰。 從釋放的信號來看,新的一年,更強調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在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及多元儲能產業發展的同時,煤炭等傳統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和保供能力建設將加強。同時,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將對地方政府、地方經濟和企業產生深遠影響,多產業綠色轉型加速推進。
推動煤炭與新能源優化組合
作為“雙碳”重要領域,能源行業將迎來深度變革。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變化主要是提出了處理傳統能源與新能源關係的科學思路,基於我國資源稟賦、能源結構和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明確了要在確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傳統能源的逐步退出,並強調了現階段要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以及煤炭和新能源的優化組合。”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國際合作處處長毛濤對記者表示。
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2022年先立後破有序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優化,積極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繼續發揮傳統能源特別是煤炭、煤電的調峰和兜底保供作用。
國務院國資委也明確,新的一年要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煤電機組靈活改造,發展可再生能源及多元儲能產業,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國內油氣增儲上產,加強油氣、煤炭等儲備能力建設。
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首提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在“2021-2022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原料用能就是煤化工、石油化工。能源產品在轉化為原料的過程中,並非100%排放二氧化碳到空氣中,一般是20%排放,80%轉化成原料。但是燃料用能排放的都是二氧化碳,所以統計上要分開計算,管理部門要考核,這些都提出了明確要求。
此外,本次會議明確創造條件儘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業內人士指出,這一轉變突出了碳排放在能源革命過程中的總領性。
業內人士建議,儘快完善碳排放“雙控”相關配套細則。“當前我國碳排放口徑的核算還比較粗略,相關的標準等體系還有待完善。”袁家海建議,下一步在原料用能“鬆綁”、碳排放“雙控”等方面要出臺更為詳細的政策,建立一套科學的算賬方法。
(王璐 向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