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躲避監控設備,翻過防護裝置逃避管理“驢友”擅入自然保護區違法被罰


徒步越野途中遭遇暴雨和山洪,16名“驢友”被困林區,報警求救後才被救援脫險,驚魂未定的他們還收到了每人5000元的罰單。近日,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依法對16名違法登山者首次開具罰單。

記者瞭解到,這起事件中,16名“驢友”之所以被罰,是因為他們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故意躲避監控設備,翻過防護裝置逃避管理,造成了非法進入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事實。


驢友遭遇暴雨被困林區


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和涿鹿縣境內,2002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由省級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暖溫帶森林生態系統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褐馬雞,總面積26700公頃,森林覆蓋率77.3%,有“河北屋脊”“京西第一道綠色屏障”美稱。

由於地貌奇瑰、景色壯麗、林壑原始,小五臺山成為徒步登山愛好者的天堂,是北方“驢友”心中的打卡聖地,吸引諸多戶外愛好者紛紛前往。但是,小五臺山地理環境複雜、登山路線極其艱難,近年來,時常發生“驢友”被困甚至死傷事件。此外,有“驢友”在保護區內濫挖破壞草甸、採摘野生植物,對小五臺山造成嚴重影響。

今年7月11日深夜,16名登山愛好者躲開卡口和溝口的紅外視頻監控攝像頭,私自翻越山梁,非法進入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於趕上暴雨發生山洪,7月12日早晨6時30分,16人被困于蔚縣桃花鎮赤崖堡溝林區溝穀階地。

16名“驢友”被困後向蔚縣110報警中心撥打救援電話,後經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組織救援人員,與應急、消防、藍天救援隊等聯合施救,7月13日7時,16人全部救出被困地域,並被送往醫院接受身體檢查和核酸檢測。

經查,此次非法進入保護區的16名被困者,是來自江蘇省丹陽市的登山愛好者。7月10日6時,他們乘坐中巴車進入張家口市,7月11日淩晨1時到達蔚縣柏樹鄉張家窯村,入住村裡的農家院。

7月11日淩晨4時30分,這16人無視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張貼的《封山公告》及設置的防護欄、標誌牌、警示牌,躲開監控設備,翻過防護裝置,非法進入保護區,徒步穿越核心區到達位於蔚縣桃花鎮的保護區赤崖堡溝林區,造成了違法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事實。


未經許可擅闖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條例第27條規定,禁止任何人進入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因科學研究的需要,必須進入核心區從事科學研究觀測、調查活動的,應當事先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畫,並經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批准;其中,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自然保護區條例第29條規定,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開展參觀、旅遊活動的,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編制方案,方案應當符合自然保護區管理目標。在自然保護區組織參觀、旅遊活動的,應當嚴格按照前款規定的方案進行,並加強管理;進入自然保護區參觀、旅遊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服從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管理。

同時,條例第34條明確,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責令其改正,並可以根據不同情節處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一)擅自移動或者破壞自然保護區界標的;(二)未經批准進入自然保護區或者在自然保護區內不服從管理機構管理的;(三)經批准在自然保護區的緩衝區內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標本採集的單位個人,不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活動成果副本的。

鑒於此次16名登山愛好者未經國家和河北省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同意,擅自闖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登山遊覽,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依法對16人作出每人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據悉,這次依法處罰的行政執法行為,是當前河北林業草原行政執法改革後,綜合行政執法主體由森林公安機關向林草行業部門轉軌的第一例,也是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依法開具的行政處罰單。


珍愛生命遵守封山規定


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直以來是“驢友”們挑戰登山探險的勝地。多年前,由於難以杜絕“驢友”進山,依照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可以開展參觀、旅遊活動的規定,小五臺山保護區也曾人性化地考慮“驢友”的需求,在保護區的實驗區不同海拔區域設立了兩個平坦、避雨和安全的露營地帶,供“驢友”使用。

然而,“口子”放開後,有“驢友”並不按照劃定區域紮營,或者在露營時損壞草坪,或者直接挖開草甸,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2016年7月,一些“驢友”進入小五臺山保護區後,使用鐵鍬等工具野蠻挖掘草甸,在露出的光禿禿的土壤上搭起野營帳篷,其中一些人甚至大把採摘破壞野生金蓮花。

據瞭解,由於小五臺山自然保護區氣候寒冷,積雪期長,高山草甸極其脆弱,一旦被破壞就很難恢復,並且會引發周邊植物更大面積的死亡。上述“驢友”的不文明行為被曝光後,引起有關部門和輿論的關注,小五臺山自然保護區明確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保護區,並對發生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進行嚴厲打擊。

此後,河北省林草部門和小五臺山保護區開始常態化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保護區於2017年4月正式發佈《封山公告》,明確保護區實行全年封山,禁止一切單位或個人擅自進入保護區開展旅遊、登山、捕獵、放牧、採摘等活動。需在保護區開展教學實習、科學研究等活動的,必須向保護區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批准後方可進行。保護區還同時發佈了《禁采公告》,嚴禁非法採挖野生保護植物。

如今,由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重新發佈的《封山公告》就張貼在保護區門口,其中不僅重申全年封山規定,還明確將對違規進入保護區活動的單位或個人進行嚴肅查處;因非法擅自穿越保護區,造成人身傷亡事故的,責任由組織旅遊登山活動的單位或個人承擔;因搜救行動產生的一切救援費用,由被救援單位或個人承擔。

漫漫登山路,安全第一步;莫把生命當兒戲,莫把法律當兒戲。對於廣大“驢友”來說,征服高山、俯瞰群巒固然具有極大吸引力。但是,由於自然保護區氣候環境複雜,加之深山區沒有通訊信號,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救援行動很難及時有效開展。希望“驢友”不要非法進入保護區,珍惜資源,珍愛生命。

(據法治日報)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