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2017年7月1日該法第二次修正施行。值此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際,10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從行政審判指導性案例、人民法院案例庫參考案例、典型案例及其他有影響力的案例中,遴選出7件既能體現修正後行政訴訟法精神要求,又具有裁判規則意義的典型案例予以發佈。
典型案例“丙公司訴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行政復議案”中,人民法院依法判決撤銷國家部委行政復議決定,有力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雲南省劍川縣人民檢察院訴雲南省劍川縣森林公安局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中,人民法院充分發揮行政公益訴訟審判職能,依法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廣東好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訴國家知識產權局、佛山市凱某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商標權無效宣告請求行政糾紛案”中,人民法院準確把握商標近似性判斷規則及在先商標對在後商標核准註冊的影響,有效保護在先註冊商標合法權利;“達某訴內蒙古自治區新巴爾虎右旗房產管理所房屋登記及達某訴斯某等人所有權確認糾紛一併審理案”中,行政訴訟一併審理相關民事爭議,實現民行交叉爭議一攬子、一次性解決;“袁某某訴江西省於都縣人民政府物價行政徵收案”中,審查規範性檔合法性促推行政機關修改“紅頭文件”,實現行政訴訟“審理一案、規範一片”;“秦某某訴重慶市綦江區公安局交通巡邏員警支隊、重慶市綦江區公安局行政處罰及行政復議案”中,人民法院依法判決撤銷明顯不當的行政處罰決定,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甲公司訴河南省南陽市人民政府返還徵收補償款案”中,人民法院依法適用民營經濟促進法規定作出裁判,切實保護民營經濟組織合法權益。
本次發佈的典型案例具有四個方面特點:一是聚焦行政訴訟法“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的立法目的,選取了人民法院在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的基礎上,通過對違法行政行為判決撤銷、變更、確認違法等方式,實現依法監督職能的典型案例。二是聚焦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選取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生態環境的典型案例。三是聚焦行政案件多發高發的征地拆遷、行政處罰等領域,選取了一攬子解決民事行政爭議、依法撤銷明顯不當的行政處罰決定、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的典型案例。四是聚焦源頭預防化解行政爭議,選取人民法院通過規範性檔合法性審查促推行政機關修改“紅頭文件”,實現行政訴訟“審理一案、規範一片”的典型案例。
據介紹,十年來,人民法院認真落實修正後的行政訴訟法的精神和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公正高效審理行政案件,行政審判工作變化可喜、成效顯著。2015年5月至今年6月,各級人民法院共審結一審行政案件283.1萬件,辦結行政非訴執行案件208.5萬件。行政審判全面履行瞭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權利,監督依法行政的職責使命,人民群眾更加信任行政審判,司法公信力明顯提升。與此同時,行政訴訟也面臨著挑戰,部分類型的行政案件多發高發,2024年新收一審行政案件中,因徵收拆遷引發的“城建”“資源”類案件占26.1%,行政處罰類案件占比14.42%;行政案件上訴率高、申請再審率仍然較高,2024年全國法院行政案件上訴率48.83%、申請再審率18.47%,人民法院監督依法行政、實質化解行政爭議、促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化解的能力仍有待進一步提高。最高法發佈本批案例教育引導全國法院幹警在辦理每一起行政案件時都注重從有利於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有利於推動高質量發展、有利於厚植黨的執政根基的高度去判斷和把握,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