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至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丁仲禮率全國人大常委會迴圈經濟促進法執法檢查組在江蘇省開展執法檢查。
執法檢查組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迴圈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刻把握我國迴圈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用法治力量推動迴圈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按照法律規定,在生產、流通、消費等過程中大力發展迴圈經濟,減少資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高質量發展厚植綠色低碳根基。
健全迴圈經濟發展法律法規
廢舊塑膠瓶有什麼用?在江蘇佩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加工後,可年產25萬噸再生聚酯色紗,實現從“一個塑膠瓶”到“一卷高端色紗”的創新轉化,年減少碳排放12萬噸。
在江蘇壯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大螢幕上,一格格畫面清晰地展示著大量建築垃圾被分類收集、清運、破碎、分篩等各個環節,這些建築垃圾最終成為再生蒸壓陶粒隔牆板、再生市政複合磚等堅固耐用的產品。目前,該公司年處理城市建築和裝潢垃圾120萬噸,資源化利用率達85%。
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迴圈經濟促進法執法檢查組在江蘇進行檢查。
執法檢查期間,《法治日報》記者跟隨執法檢查組一行,在江蘇省看到了很多企業“變廢為寶”的真實案例。這也是江蘇省聚焦重點領域,落細落實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措施,堅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生動實踐。
堅持規劃引領,健全迴圈經濟發展法律法規,是江蘇省貫徹落實迴圈經濟促進法的一個重點。
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楊新忠介紹,江蘇省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專篇部署大力發展迴圈經濟,提出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構建廢舊資源回收和迴圈利用體系等工作。印發《江蘇省“十四五”迴圈經濟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點工程與專項行動,迴圈經濟相關制度要求得到全面有效落實。
在修訂配套法規方面,2021年9月修訂了《江蘇省迴圈經濟促進條例》,增加特定產品拆解再利用、強制回收產品和包裝物、有毒有害物質管理等要求。2024年11月修訂了《江蘇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明確廢棄電器電子、廢舊動力蓄電池、報廢機動車船、非道路移動機械、農藥包裝等的拆解再利用要求。
推動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利用鋼鐵工業廢水聯合再生回用集成技術,公司範圍內所有生產污水、生活污水、雨水都能夠回收處理,處理後的水可以進行回用;通過熱燜、磁選、棒磨、再磁選等工序,工業固體廢物鋼渣能夠產生渣冷鋼、精礦粉、尾渣等產品,作為煉鋼原材料、燒結原料等迴圈使用;公司還與周邊廢舊資源拆解中心合作,分別對廢舊汽車、摩托車、電瓶車、自行車、冰箱、空調等廢鋼進行再加工,實現廢鋼資源的綠色迴圈利用……在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執法檢查組瞭解到該公司“廢水輪回”“固廢新生”等一系列迴圈再生、高效利用的舉措。
這些舉措既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水準、減少環境污染、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也是企業貫徹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必然要求。
迴圈經濟促進法中對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作出規定:“生產列入強制回收名錄的產品或者包裝物的企業,必須對廢棄的產品或者包裝物負責回收;對其中可以利用的,由各該生產企業負責利用;對因不具備技術經濟條件而不適合利用的,由各該生產企業負責無害化處置。”
“江蘇省下大力氣推動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有效落實。”楊新忠介紹說,江蘇省統籌考慮原輔材料選用、生產、包裝、銷售、使用、回收、處理等環節的資源環境影響,推動落實廢棄汽車、退役風電光伏等設備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以鉛蓄電池領域為例,出臺了《關於加強鉛蓄電池生產企業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檔,將全省45家鉛蓄電池生產企業全部納入廢鉛蓄電池回收體系,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有效構建起“生產企業—集中轉運點—銷售網點”三級回收體系,規範收集率不斷提升,切實防範廢鉛蓄電池環境污染風險。
楊新忠指出,在實踐中也發現了一些困難和不足,比如,退役動力電池、風電光伏等新型廢棄物迴圈利用體系還有待完善,小作坊回收、不規範拆解現象時有發生。對此,建議儘快在法律層面確立新型廢棄物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明確退役風電、光伏、動力電池等新型廢棄物的處理責任,健全新型廢棄物回收體系。
強化節能監督節能審查工作
2021年至2024年,江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30%以上,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3%,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3.2%。今年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GDP能耗下降6.8%,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十四五”以來,江蘇省工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這背後離不開相關部門持續開展節能審查、節能監察,不斷強化用能單位主體責任,推動企業高效用能、持續節能。
江蘇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副廳長石曉鵬介紹,迴圈經濟促進法對節能監督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江蘇省工業和資訊化廳扎實開展節能監察,2022年印發實施《關於進一步加強工業領域節能監察工作的通知》《工業領域節能監察程式指南》,在完善節能監察制度、規範程式的基礎上,圍繞鋼鐵、水泥、玻璃、冶金、石化化工、紡織、數據中心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持續開展節能專項監察,並不斷擴大行業範圍,組織省、市節能監察機構進行跨地區聯動,對重點用能企業執行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能效水準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專案執行法規標準、落實節能審查意見等進行監察。“十四五”以來,全省已累計監察企業1828家,整改問題92項,對36家企業實施差別化電價政策。
在節能審查方面,《關於做好省級許可權技改專案節能審查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進一步深化“兩高”技改專案管理的通知》先後印發,嚴把能效准入門檻,突出強度和總量有效銜接,推動能效標準落實,自2022年以來,規範開展54個省級許可權技改專案的節能審查工作。依託節能監察綜合業務平臺開發節能審查線上辦理模組和專案數據庫,優化專案審查流程和管理方式。
(趙晨熙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