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蕭山交警,現在開始對事故現場進行拍照取證,請在安全區域等待。”近日,浙江省杭州市高架橋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警用無人機到達點位以後,自動對事故現場進行勘查取證,即時回傳影像數據。
這並非孤例。從治安巡邏到應急救援,從交通疏導到生態保護,警用無人機正迅速融入警務工作中,從“天空視角”以鳥瞰模式守護平安。
重塑巡邏模式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園遊客休息區上空,時不時傳來無人機喊話聲:“我是攀枝花公安,踏青遊玩注意保管好隨身物品,進入林區注意森林防火……”攀枝花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警務航空隊的民警發現,清明前後來公園踏青遊玩的遊客增多,便將提示語編輯發送至警用無人機,進行安全提醒播報。
今年2月,攀枝花市公安局成立了全市首支警務航空隊,一場以無人機為核心的警務改革拉開序幕。
攀枝花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政委王利平介紹說:“這支警務航空隊在2025年春節期間和元宵節煙火晚會的安保工作中,運用多臺無人機形成網格化飛行區域管理,對中環天地等人員密集重點區域實施立體防控。在攀枝花承辦的大型活動中構建‘低空警戒圈’,通過反制偵測設備成功攔截可疑飛行器5架次,實現‘零干擾’目標。累計執行重大勤務50餘次、協助救援走失人員20餘次、協助案件抓捕10餘次、協助政府飛行拍攝任務10餘次,飛行里程突破1萬公里,為平安攀枝花建設提供堅強空中保障。”
以前,巡邏靠“走”“看”,如今,無人機憑藉“高空視野、快速回應、全天候作業”的優勢,成為民警手中的“鷹眼”。目前,攀枝花各區縣警航隊伍根據轄區特點針對性配置相應的人員和裝備,由攀枝花市公安局“智慧110”平臺統一調度,實現警航隊之間相互支援協作“新模式”。
“攀枝花市公安局警航隊由10名民輔警組成,配備多旋翼無人機8臺、固定翼無人機2臺、掌上型無人機主動預警偵測設備2部、無人機反制器2套、5G圖傳設備1套,負責無人機實戰化訓練、應用、研判等工作。”王利平告訴《法治日報》記者,以市局“智慧110”平臺為依託,聯動治安警、交警、森警、特警等多警種協同作戰機制,通過結合數據分析、空中巡查、處突安保、偵查指揮、緊急投送、搶險救援、公共服務、城市管理等,開展社會面巡邏防控、協助執法辦案、執行安保維穩和搶險救援等,構建立體防控網,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賦能戰力升級
“當前,無人機已成為社會治安防控和打擊違法犯罪的‘空域利刃’,是不斷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鬥力、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的重要增長極。”浙江員警學院副院長、教授許韜表示。
去年,浙江省警用無人機戰隊累計飛行16.2萬架次、4.5萬小時,協助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000餘名,參加各類活動安保800餘場次,協助處置交通事故240餘起,參與搜索救援480次。
“浙江公安主動創新警用無人機應用理念,推動從被動應對到超前謀劃、從單打獨鬥到統籌發展的轉變,加強創新集成應用,拓展場景體系,高效賦能巡邏防控,精准助力偵查打擊,有力支撐民生服務,建立健全警用無人機應用、保障等一體化管理體系,有效提升了公安機關新質戰鬥力。”許韜說。
王利平告訴記者:“近年來,攀枝花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不斷拓展無人機實戰應用場景,對接基層派出所,將警用無人機深入應用到基層派出所接處警工作中,在案件偵查、搜索救援等領域迅速形成技戰法,並在基層派出所試點開展‘送教上門’服務,推廣無人機新型應用實戰場景。隨著警用無人機常態化應用機制的日趨完善,這種‘向空中借力’的變革,不僅大幅提升警務效能,還協調推進相關部門的工作,為群眾構築起‘看得見’的安全。”
“下一步,攀枝花公安將以智能新警務為目標,提高無人機科技對警務工作的支撐力度,發揮空中效能,為智慧公安注入新‘硬核’。”王利平說。
實現立體防控
“一架無人機趕得上我們好幾個民警,節約了警力,提高了效率。”蚌埠鐵路公安處水家湖站派出所所長王強強說。4月8日上午,水家湖站派出所民警啟動無人機,對轄區線路開展巡查,圖像畫面同步傳到派出所指揮室,橋樑、涵洞、鐵路周邊道路等一覽無餘。
近年來,各地鐵路公安機關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積極探索無人機在鐵路站區防範、線路治安隱患等方面的使用,推動警務由“地面”向“空中”延伸。
今年以來,蘭州鐵路公安處蘭州東站派出所會同蘭州市公安局城關分局青白石派出所就線路巡控工作,探索創建“路地聯合巡控+空中巡查”雙軌並行模式,用好“人、車、無人機”,構建人機互動、空地協同工作格局,大大彌補涉“橋、隧、溝”等重點區域人車無法快速到達和取證難等短板問題。
“無人機單機日巡查里程可達300公里,相當於30名警力的工作量。”蘭州東站派出所教導員田容慎介紹說,通過無人機巡查,可清晰觀察防護網破損、行人闖入等7大類安全隱患。他們還建立無人機巡查數據與警務指揮平臺的即時對接,實現了“發現問題—推送指令—現場處置—回饋結果”的閉環管理,使隱患處置效率提升60%以上。今年2月底,操作員通過無人機巡查,發現一名男子正在翻越護網,迅速將這一情況通報給巡邏執勤民警,同時拍照固定證據並喊話勸阻,及時消除了一起安全隱患。
南京鐵路公安處南通站派出所立足“警e+”黨建品牌,組建由5名民警和6架多型號無人機構成的“‘禦風’無人機應用小組”,前往南通市公安局警航管理中隊和南通海事局水上快反處置中心兩家無人機使用一線單位參觀學習,積極探索無人機裝備基礎建設和實戰應用,實現轄區線路全覆蓋空中巡查。
各地鐵路警方還加大民警培訓,提高無人機管理、使用水準。吉林鐵路公安處全面升級智慧公安建設,創新使用警用無人機,半自動化巡檢鐵路線路,打造地面車巡、人巡、空中機巡“三位一體”的立體巡防體系,先期為哈達灣站派出所、蛟河西站派出所等6個派出所配備了無人機,邀請專業人員對民警進行培訓,確保持證上崗。
如今,警用無人機的“翅膀”正飛越更多領域。這場“向空中借力”的變革,不僅提升了警務效能,更讓群眾安全感觸手可及。(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