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曉陽)保安司司長辦公室代主任曾翔回覆議員林倫偉關於預防青少年新型犯罪及加強保護的書面質詢指,警方持續透過「警·校聯絡機制」及「學校安全聯絡網」等管道與教育部門及各學校保持密切溝通,傳遞防罪資訊。
曾翔提到,2024年,警方開展的以青少年、家長或教職工為主要對象的防罪活動逾900次,參與人數超過10萬人次。因應節假日、長假期或一些大型活動期間,部分青少年犯罪有上升趨勢,警方針對性地加強了防控工作,包括每年暑假開展的「預防青少年濫藥」宣傳活動;歐洲杯、世界盃等國際賽事期間開展的「反週邊賭波」活動;春節等假期前夕進行的警校聯合防罪巡查;每年8月至11月,在出入境事務大樓以來澳新生為主要對象的防罪防騙宣傳;去年5月至8月開展的多場涵蓋預防電訊詐騙及毒品犯罪內容的「守法防騙講座」等。此外,警方亦於長假期間增加及調整線上發佈的防罪內容,以促進家校警合作防範青少年犯罪。
線上平臺是當下青少年社交和獲取資訊的重要途徑,警方對此非常重視,先後於Facebook、Instagram、Youtube、微信、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開設官方帳號,發佈防罪資訊,並在部分宣傳內容中融入了青少年感興趣的元素,如治安警察局以說唱方式製作的短片「詐騙分子,我要DISS你!」,司警局邀請奧運冠軍拍攝的禁毒宣傳視頻,以及模仿情景劇製作的短片「校園欺淩勿啞忍」與「網上賭博屬不法」等。此外,司警局於去年4月推出的微信反詐程式亦受到廣泛關注,至12月底總訪問量已超過5萬次,其中用戶使用「詐騙搜尋器」風險評估逾2.3萬次,上報騙案線索約1400次。線下方面,司警局及治安警察局自2013年起先後成立了「滅罪小先鋒種子計畫」、「社區安全青年領袖計畫」及「治安警少年團」,至今已培育超過3000名優秀成員。作為同輩的良好榜樣,他們協助警方於社區和校園進行各類防罪宣傳,以帶動更多青少年自覺守法和支持警方工作。同時,他們亦將青少年群體的警務需要及意見回饋予警方,以便警方適時調整警務和防罪策略。
另外,教青局透過學校課程、教材、教學資源、教學人員培訓及輔導活動等管道支持學校開展品德與公民教育,強化青少年的知法守法意識,並因應節日及特定時間節點,與學校共同向家長及學生加強宣導善用假期和鼓勵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以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而參與違法行為。同時,該局亦鼓勵家長與學生理性溝通,告誡子女實施違法行為的嚴重後果。此外,該局與執法部門已建立緊密的溝通機制,持續舉辦入校專題講座及教學人員培訓,協調學生輔導員恒常為學生舉辦各類建立正向行為及預防偏差行為的輔導活動,並透過校內宣導、圖文包、短片等多管道,提醒學生提高自我保護與危機意識。
而在預防藥物濫用方面,社工局透過推行系統性的預防教育,為兒童及青少年提供不同主題的預防藥物濫用課程,亦會在節假日期間於社區進行推廣,並在每年國際禁毒日聯同民間機構舉辦系列活動。該局多年來與民間機構合作,透過兒童故事繪本、親子桌遊、手機應用程式和社交平臺公眾號等方式發放相關資訊。在2024年還透過社交媒體平臺網路外展和線上推廣計畫,瞭解青少年隱蔽濫藥的情況,並透過針對性宣傳,強化其禁毒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