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福建省福州市迎來了元旦以來最暖的一天。
上午10點,在福州站南廣場西側,上百名候車旅客齊聚在暖陽下,欣賞一場以“福海揚帆 福行天下”為主題的文藝惠民演出。臺上,由福州鐵路公安處民警參演的情景舞臺劇《愛心車票》贏得了陣陣喝彩。
外來務工人員小王帶著即將臨盆的妻子小鄭返鄉,手頭拮据的他們只買了站票。候車時,巡邏的楊警官發現小王神色有異,便上前詢問,發現他竟是一起盜竊案的犯罪嫌疑人,隨即通知同事將其帶走調查。
留在候車廳的小鄭瞬間慌了神,挺著大肚子哭泣。楊警官安撫好她的情緒,帶她順利上了火車,又主動找到乘務長,為她協調臥鋪車票。當得知小鄭身上的錢不夠付補票差價時,楊警官悄悄把錢墊上便下了車……
“好!”演到此處,一位旅客在台下帶頭鼓掌叫好,一旁維持現場秩序的福州站派出所執勤警務隊隊長李健穎忍不住當起瞭解說員:“這都是真實發生的事兒,一點都沒摻假,楊警官的原型就是我師父楊仁德。”
楊仁德是福州站派出所副所長,曾榮獲公安楷模、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多項榮譽。在同事眼裏,他很“摳門”,可面對旅客,他卻十分大方。
多年來,楊仁德堅持自掏腰包,為無錢買票的困難群眾購買車票,並協調民政部門、愛心企業設立“愛心基金”,共送出“愛心車票”1000餘張。
“這演的都是你師父的事兒,他有來看演出嗎?”面對《法治日報》記者的疑問,李健穎笑著搖了搖頭,指了指不遠處的候車大廳,說:“師父肯定在裏面忙著呐。”
隨著李健穎的指引,記者走進福州站候車大廳,一股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公安部鐵路公安文藝輕騎兵小分隊正在這裏開展2025年春運鐵路公安“送萬福 保平安”書法公益活動,警營書法家們揮毫潑墨,起筆贈“福”。
在臨時搭起的書案前,楊仁德正小心翼翼把一副副墨蹟未乾的春聯排開,待晾乾後分發給旅客。
福州大學紫金地質與礦業學院大一學生高玄同迫不及待從楊仁德手中接過春聯,十分興奮:“這些字兒寫得真好,我爸特別喜歡書法,這次我把‘福氣’帶回河北老家,他肯定特別高興。”
活動還沒結束,楊仁德的對講機就響了起來,他立即帶著另一名徒弟——福州站派出所執勤警務隊副隊長呂欽趕往南廣場進站口一側的“楊仁德警務室”。
原來,趙大哥和他的老鄉都是釣魚愛好者,倆人想帶心愛的魚竿回黑龍江過年,但不清楚釣魚裝備是否能帶上火車,便提前來到警務室詢問。
“魚竿可以帶上火車,但像小剪刀之類的金屬利器就不要帶了,到家再配一把就行。”呂欽給出了詳細解答。
看著徒弟出色的工作表現,楊仁德在旁會心一笑,將熱茶遞到趙大哥手中,大家圍著“愛心茶攤”熱聊起來。
1月14日上午,在“楊仁德警務室”的“愛心茶攤”前,呂欽(左二)在師父楊仁德(右二)指導下高效解決了一起返鄉旅客求助。旅客們喝著熱茶,向記者(右一)稱讚福州鐵路公安的暖心服務。 本報通訊員 劉曉彬 攝
英模“傳幫帶”,薪火“代代傳”。從“首代”英模、“鐵道神鷹”陳善瑉開始,福州站派出所已先後湧現出“四代”公安英模,有400餘人次立功受獎,被譽為“英模搖籃”。
2018年,福州站派出所以英模精神激發奮進力量,升級集應急處突、治安打防、服務旅客為一體的“楊仁德警務室”,為困難旅客提供愛心車票、愛心電話、愛心茶攤等暖心服務,打通服務旅客群眾“最後一公里”。
就在今年春運前,福州站南廣場的雙C型無障礙通道正式啟用,極大方便了輪椅、嬰兒車等輔助設備和攜帶行李箱旅客的安全通行,這同樣離不開“楊仁德警務室”的功勞。
“我們經常遇到這類旅客求助,可見一次幫一次總不是辦法,得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楊仁德說。
為此,他帶著同事前往福州多個無障礙環境建設樣板社區“取經”,並邀請專家現場“把脈”,推動這一民生工程順利落地完工,讓“愛”無“礙”,鋪平回家坦途。(王瑩)
記者手記
作為“八閩第一站”,福州火車站春運預計發送旅客225萬人次。在這裏,每名旅客都腳步匆忙,奔赴的是回家的方向;每一句交談都熱切,分享的是返鄉的喜悅。
在熱鬧非凡的“春運交響曲”中,福州鐵路公安幹警用行動詮釋責任擔當,用真情踐行為民初心,讓每一位旅客都能在平安中擁抱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