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4月10日起,公安部開展爲期100天的網絡謠言打擊整治專項行動,以強有力的實際行動整治網絡謠言問題亂象,有效淨化網絡生态,積極營造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本報今天刊發一組相關報道,敬請關注。
近年來,一些社會熱點事件中網絡謠言亂象頻出,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社會穩定,人民群衆反映強烈。對此,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爲期100天的網絡謠言打擊整治專項行動。
《法治日報》記者了解到,行動期間,全國公安機關共偵辦案件2300餘起,整治互聯網平台企業近8000家(次),依法關停違法違規賬号2.1萬餘個,清理網絡謠言信息70.5萬餘條,全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堅決維護廣大人民群衆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
嚴打造謠傳謠亂象
專項行動中,各地公安機關按照“以打開路、以打促治”的思路,分類分級、依法嚴厲打擊了一批借熱點案事件有組織編造傳播謠言的策劃者、組織者和主要實施者。專項行動中,共偵辦此類案件500餘起,約占案件總數的21%。其中,雲南公安機關對編造發布“雲南工商學院有女生遭3名黑人性侵”網絡謠言的李某某依法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四川公安機關對編造發布“大學生涉嫌賣淫800餘次,賺120餘萬元”網絡謠言的唐某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當前一些自媒體人員在‘流量經濟’的驅動下,爲了在短時間内獲得巨大流量,不惜以身試法,利用公衆的焦慮、宣洩、同情弱者、圍觀獵奇等心理,搬運加工、二次創作、東拼西湊、張冠李戴甚至直接造謠,挑動網民情緒、撕裂社會共識、污染網絡生态,必須堅決依法打擊。”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局長李彤表示,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偵辦以博取關注、吸粉引流爲目的的編造網絡謠言案件1000餘起,關停或禁言造謠傳謠網絡賬号1萬餘個。在廣東公安機關依法查處陳某某編造“被綁架索要50萬贖金”案中,陳某某爲吸引流量,讓自己的網絡視頻賬号迅速漲粉,在廣東深圳某地自編、自導、自演了“自己被綁架”的劇情,并配發“索要50萬元贖金”的文字,相關視頻發布後迅速引發大範圍傳播擴散,嚴重擾亂公共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經深圳公安機關依法調查,陳某某對違法犯罪行爲供認不諱。目前,深圳公安機關已依法對陳某某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對其造謠網絡賬号采取禁言措施。
深挖查處犯罪團夥
河北公安機關偵破一起“利用熱點話題炒作實施敲詐勒索”的“網絡水軍”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81人;浙江公安機關偵辦一起使用群控軟件提供虛假“轉評贊”服務的“網絡水軍”案件,目前已依法刑事處理9人;山東公安機關偵辦一起粉絲數量超過150萬的網絡“大V”利用制造熱點話題實施敲詐勒索的“網絡水軍”案件,目前已依法刑事處理3人……
據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政委孫勁峰介紹,公安機關将網絡謠言打擊整治專項行動與“淨網2023”、打擊整治“網絡水軍”專項行動緊密結合,對編造傳播虛假信息“造熱點”“蹭熱點”“帶節奏”,利用熱點話題炒作實施敲詐勒索,通過炒作熱點案事件引流牟利,以及爲虛假信息有償代刷“轉評贊”的“網絡水軍”團夥擴線深挖,依法開展偵查調查和打擊處置。專項行動中,依法偵辦“網絡水軍”案件13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20餘人。
孫勁峰指出,“網絡水軍”在造謠傳謠違法犯罪活動中的表現形式主要分爲三個方面:一是部分“網絡水軍”團夥公司化運作,運營大量自媒體賬号,通過批量編造發布各類虛假文章、視頻吸引眼球、引流牟利;二是部分“網絡水軍”團夥在熱點輿情事件中,編造傳播虛假信息“蹭熱點”收割流量,甚至“造熱點”,裹挾輿論、誤導公衆;三是一些不法分子開設假冒媒體網站和自媒體賬号,打着“輿論監督”等旗号,以編發炒作虛假的負面信息相要挾,實施敲詐勒索,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侵犯人民群衆合法權益。
在安徽公安機關依法查處的一起“網絡水軍”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劉某某組織人員開設多個自媒體賬号,大量編發相關企業虛假文章,以負面炒作等方式相要挾,實施敲詐勒索,共作案100餘起。目前,安徽公安機關已對涉案犯罪嫌疑人全部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涉案賬号均已關停。對此,公安機關将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作案動機、目的和危害,持續分類實施集群打擊,嚴厲打擊炮制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網上秩序的造謠傳謠人員和借熱點話題實施敲詐勒索等“網絡水軍”團夥,全力擠壓其違法犯罪活動空間,切實維護網絡公共秩序。
加強源頭綜合治理
在網站平台源頭綜合治理方面,各地公安機關在專項行動期間,組織開展“拉網式”謠言信息清理工作,督導網站平台完善信息發布審核、用戶實名管理等制度,從源頭堵住網絡謠言傳播風險,累計組織簽訂責任書2180份,開展網站平台監督檢查5896家(次),約談企業652家,責令限期整改323家(次)。同時,持續加強案件線索核查和“一案雙查”工作力度,依法查處不履行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義務等問題突出的網站平台,及時消除一批網上安全隐患,全力營造清朗有序網絡環境。
湖南公安機關對拒不履行主體責任和義務,造成網絡謠言大量傳播擴散的某短視頻平台開展“一案雙查”,依法作出責令整改并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江蘇公安機關對不履行網絡信息安全義務,造成網絡謠言傳播的某科技公司予以警告,并責令限期整改。此外,北京、廣東、上海公安機關與新浪微博、快手、騰訊、小紅書等大型互聯網平台聯合發布“拒絕網絡謠言 清朗網絡環境”倡議書,号召廣大網絡信息内容服務平台和網絡信息内容生産者共同維護良好網絡秩序。
據孫勁峰介紹,專項行動中,各地公安機關綜合運用警情通報、新聞發布會、媒體采訪報道等多種形式,加強普法宣傳教育,積極教育引導廣大網民和互聯網企業平台依法上網、依法辦網。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已累計發布相關宣傳報道文章1.5萬餘篇,利用“公安部網安局”官方微信公衆号等新媒體平台宣傳曝光典型案例1400餘起。
當前,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正在開展主題爲“打擊網絡謠言、網警在行動”的宣傳周活動,進一步提升廣大群衆對網絡謠言的辨别力,努力在全社會營造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的良好氛圍。
(董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