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黃玉)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第5/2011號法律〈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法律草案,有關法案將送交立法會審議。衛生局局長羅奕龍在會上表示,留意到傳統煙草使用率呈逐漸下降趨勢,而13至15歲青少年使用傳統煙草由6.1%降至3.8%,但使用電子煙比例則由2.6%升至4%,情況令人擔憂。
政府於5月27日在政總舉行發佈會,政法務司司長、行政會發言人張永春,羅奕龍出席。張永春指出,鑒於電子煙損害健康,尤其對孕婦、兒童和青少年造成危害,而電子煙亦令非吸煙者接觸到尼古丁及其他有害的化學物質,為防患於未然,特區政府制定《修改第5/2011號法律〈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法案。
有關法案禁止製造、分銷、銷售、進口和出口電子煙,包括禁止攜帶該等產品出境和入境澳門,違法者將被科處4000元罰款,倘屬私人實體,將被科處2萬元至20萬元罰款。法案將送交立法會審議。
羅奕龍表示,政府於2018年已禁止銷售電子煙,今次修法則進一步限制電子煙的製造、進口和出口等。2019年15歲或以上居民使用率降至10.7%,13至15歲青少年使用傳統煙草由2015年的6.1%降至2021年的3.8%,使用率呈逐漸下降趨勢,但使用電子煙比例則由2.6%升至4%,情況令人擔憂,政府從實際資料及未來趨勢,希望杜漸防微,在“萌芽”階段加強控制電子煙,並通過修法把新型煙草產品使用率降到最低。
至於為何傳統煙草沒有被禁?羅奕龍表示,當局控煙原則是循序漸進、先易後難,控煙工作除了電子煙亦包括傳統煙草,政府循多管齊下、綜合措施的原則開展控煙工作,最終目標是構建“無煙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