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何節約用水? 水利部等10部門聯合發佈行為規範

  本報訊 水利部、中央文明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管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10部門近日聯合發佈《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從瞭解水情狀況,樹立節水觀念”“掌握節水方法,養成節水習慣”“弘揚節水美德,參與節水實踐”3個方面對公眾的節水意識、用水行為、節水義務提出了具體要求。

  水利部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堅持和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大力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持續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節水制度政策進一步完善,管理體系進一步健全,設施能力得到強化,示範創建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動、市場調節、公眾參與的節水運行機制,全社會水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

  “十三五期間,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28.0%,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9.6%,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65,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至10%左右,用水效率總體上達到世界平均水準,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區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有力支撐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但我國水資源短缺形勢依然嚴峻,水安全新老問題交織,特別是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新問題日益突出,集約節約利用水準與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還存在一定差距,有必要通過節水,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節約用水是破解我國複雜水問題的關鍵舉措。

  該負責人表示,節約用水涉及社會各行業領域,需要全體公民共同行動。發佈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範,有利於強化公眾節水意識,促進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下一步,水利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抓好《規範》宣貫落實,面向全社會廣泛推行,在全國範圍內掀起學習宣傳熱潮,推進全社會形成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風尚。

(姚潤萍)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