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軍”控評,飯圈“養號”? ——影視劇“未看先評”怪像背後

近日,兩部網路劇集出現未看先評怪像,原本應當是反映大眾觀影平均看法的評分系統,卻疑似被商業水軍控評。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網路影視評分的影響日益擴大,干擾文藝評論的亂象也隨之出現,除了商業水軍攪渾水,飯圈也為愛養號刷評。

  “未看先評怪像 水軍已成行業毒瘤

  近日,兩部網路劇集接連出現未看先評怪像引發輿論關注,還未播出的劇集,評分平臺上卻出現大量觀影評價。

  一部有流量明星出演的古裝劇比官宣時間晚上線一小時,卻有大批評分提前湧入了平臺。在另一部同樣有當紅演員出演的懸疑網劇中,女演員還未在劇中登場,平臺上已經出現大量對其演技質疑的評價。業內人士指出,這些違背先看後評原則的非正常評分背後,多數是水軍弄虛作假的手筆,這些水軍已成影視行業健康發展的毒瘤。

  觀影後在網路平臺進行打分和評價是不少網友的習慣,由此形成的影視劇評分也成了未觀看觀眾進行觀影決策的重要參考指標。在當前的影視市場,作品的分數越來越成為判定好劇的標準之一。而隨著影視評分的影響日益擴大,網路評分平臺也成了被水軍盯上的生意。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水軍工作室大肆招攬兼職水軍為影視劇評價打分。影視評分任務一般對帳號註冊時長、歷史評價數量等有要求,符合帳號要求的水軍接單後,將老闆準備好的評價文案複製發送即完成了任務。一名水軍派單群的群主告訴記者,老闆一般是片方的宣發團隊。

  記者在QQ群中搜索到大量買賣影視評價的水軍業務群,業務涵蓋了代發影評、影視漲分等。根據一名群主的報價,顯示號代發的影視短評售價11元一條,所發的評價能夠在短評區最新中展示,非顯示號則售價5元一條。該群還提供評分包漲業務。包漲即指收取費用後為影視作品漲分,價格則根據影視劇的不同而有差異。

  影視監製譚飛告訴記者,當前片方為影視作品買水軍已經成為潛規則,不少宣發經費落入了水軍的口袋。特別是一些有流量明星出演的影視作品,大部分都存在評論注水的情況。流量明星的參與帶來了關注,同時也帶來了爭議。為了保證劇集的口碑,穩定廣告投資,影視劇片方會利用水軍製造假像。譚飛說,幕後運作的可能還有流量明星的團隊,為了獲得資本的認可,提高明星的商業價值,明星團隊也可能去購買虛假評論。

  被爭奪的評分戰場 養號點評一條龍

  未看先評的怪像背後,不只有被資本驅使的商業水軍,還有為愛刷評的飯圈粉絲。

  “沖著xx給五星”“想看xx,太喜歡他的演技了”“看了第一集,xx聲音好聽,五星好評,記者點開某部有82萬人次評分的影視作品,評論區的五星好評大多與參演的某位流量明星相關,其中不乏只看了第一集就給出好評的聲音。

  “偶像參演的作品評分高,就能成為一個有底氣的代表作。評分低的話偶像就會被嘲笑演技差,粉絲為了沖高分就會組織養號和評分。某明星後援會成員汪真真(化名)說。

  所謂的養號指的是提高帳號的等級,使帳號的評價出現在主頁的前排。在某明星後援會的微博主頁中,記者看到了一份詳細的養號教程,要求註冊帳號的名稱和頭像不要有粉絲屬性”“多關注用戶、增加粉絲數量”“多評價書籍、音樂、電視劇,保持帳號活躍度等。

  汪真真告訴記者,在偶像作品即將上映的前幾個月,粉絲就會開始有組織地養號。後援會通常號召一個人多個帳號,在影視劇上映時增加評價人數

  粉絲養號控評,而黑粉則打出低分一星,原本為了還原大眾普遍看法的評分體系被粉黑大戰的思維綁架噁心”“找了xx,只給一星”“為什麼找xx”,在某部影視劇短評區內,影評呈現一星和五星兩極分化的狀態。在汪真真看來,這些不看劇集內容,只因參演明星直接打一星的,大多是明星的黑粉。為了應對黑粉的攻勢,被裹挾著的粉絲只能在這場關於評分的粉黑大戰中越走越遠。

  影視評價體系如何治水

  譚飛表示,水軍刷分控評會擾亂文藝標準,文藝評論被塗脂抹粉。由於評分是觀眾選擇觀影的參考指標,也是市場判斷的標準之一,注水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不利於影視行業的良性發展。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張瀟瀟指出,無論是為愛發電的粉絲還是商業水軍,控評刷分小則影響公眾的判斷,大則影響產業結構。

  受訪專家指出,隨著中國在全球影視市場佔據愈發重要的地位,健康的影評體系對於促進影視市場繁榮的作用日益凸顯。影視評價體系治水,平臺應當肩負起主要的監管責任,加大審核力度。

  豆瓣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豆瓣輔助用戶的書影音檔案,識別和定位數據的異常波動。通過演算法識別出水軍群體後,將不可信帳號、不可信評分排除在總評分之外。針對破壞評分公正性的帳號,平臺會進行封禁或禁言處理。

  對於評分包漲的業務,豆瓣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豆瓣評分的正常用戶規模很大,水軍的刷分對總體的評分不會造成決定性影響。而面對轉向評論區控評的水軍,豆瓣採取為排序賦予隨機性、清理人身攻擊短評等措施。

  “水軍控評涉嫌違法違規,背後是網路水軍灰黑產業鏈。受訪專家認為,相關部門應當從根源進行挖掘和打擊,進一步提高治理網路黑灰產業的法治化水準。

粉絲也應當改變盲從心態,面對偶像參演的作品應該提升審美素養,樹立健康的追星價值觀。譚飛說。

(據新華社)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