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為十多種中藥制訂國際品質標準

   本報訊(記者黃玉)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大學研究團隊在中醫藥的產學研合作、尖端人才培養、建立國際合作平臺、中藥品質標準化和國際化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果,由王一濤教授和李紹平教授領導的團隊更為10多種中藥制訂國際品質標準,並已載入《中國藥典》、《美國藥典》和《歐洲藥典》,助力澳門和大灣區大健康產業發展。

中藥品質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主任王一濤教授表示,澳大已建立全球領先的中醫藥研發創新平臺,聚焦以中醫藥研發及製造為切入點的大健康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重點產業,完善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走出一條澳大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道路。澳大與華潤集團、廣藥集團和中國中醫科學院等共同創立的澳門中藥研發中心與中華醫藥研究院、中藥品質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研發中心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產學研創新體系。他表示,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已與美國藥典委員會、歐洲藥典委員會和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分別建立聯合實驗室,為中藥制訂標準,全力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

2021年起任《美國藥典草藥集》東亞專家委員會委員的中藥品質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李紹平教授表示,藥典是世界各國藥品的法典。《美國藥典》不僅是美國藥品和膳食補充劑的法定標準,也獲140多個國家或地區認可或採用。2012年至今,澳大與《美國藥典》委員會先後啟動關於三七、枸杞、蛹蟲草、人工蟲草菌粉、高良姜、鐵皮石斛、廣藿香和天麻等多種中藥品質標準的制訂工作。目前《美國藥典草藥集》已收載42項中藥標準。

《歐洲藥典》是歐洲最重要的藥品品質檢測指導文獻,在39個歐洲國家有法律約束力。澳大於2015年起制訂麥冬的品質標準,於2019年載入《歐洲藥典》。王一濤教授的團隊目前正與歐洲藥典委員會合作,制訂中藥余甘子的品質標準,助力中醫藥進一步打入歐洲市場。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