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專案批量落地,加大差異化探索力度自貿區自貿港建設提速

本報訊 近期,多個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迎來了重大項目落地高潮,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等成為重點領域。記者瞭解到,相關部門接連表態,進一步推進這些開放平臺的首創性制度創新,加大差異化探索力度,推動外向型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集聚。地方層面也在積極部署,提出具體舉措,完善重大產業項目配套支撐,打造主導產業集群化發展優勢。

受訪專家指出,當前我國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發展進入到產業相融、創新相促的新階段,隨著在進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培育主導產業等方面發力,有望推動平臺建設和產業發展“雙升級”。

今年前8個月,新增註冊企業1135家,累計註冊企業達1780家,中遠海運、物產中大、中國國藥等世界500強企業紛紛入駐,一批重大專案在海南洋浦保稅港區落地。這只是自由貿易港利好政策助推下,海南招商引資的縮影。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海南已經舉行4次重點專案集中簽約活動,共簽約項目242個,項目涵蓋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三大主導產業。

與此同時,自貿試驗區的簽約合作也不斷報喜。據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申衛華介紹,一批高品質前沿產業外資專案、總部型外資專案紛紛落地,1至7月臨港新片區實到外資4.37億美元,同比增長55%,臨港新片區成立兩年來,累計簽約項目765個,投資額4478億元。

此前,在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總投資503億元的48個代表性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涵蓋現代海洋、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現代金融、先進製造等五大主導產業。

重大專案的批量落地推動了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建設,並帶動各地優勢產業發展。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總部經濟發展顯著,金融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在天津自貿試驗區,融資租賃產業快速發展;在浙江自貿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快速增長;在福建自貿試驗區,航空維修成為具有典型意義的發展產業。

不斷釋放的政策利好進一步堅定了各地信心。記者獲悉,近期以來多個自貿試驗區推出了支持產業發展舉措。其中,上海制定了支持臨港新片區發展的40條新舉措,提出完善重大產業專案配套支撐,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打造人工智慧創新和應用示範區,壯大智慧新能源汽車產業。

廣西自貿試驗區提出,重點構建面向東盟的電子資訊、化工新材料、東盟特色產品加工、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中藥材加工等五條標誌性跨境產業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副部長王曉紅表示,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是我國新時代改革開放的高地,一系列制度創新為培育開放型、國際化產業提供了有利環境,與此同時產業的發展也成為這些開放平臺建設的有力支撐。

(王文博、黃浩銘、吳茂輝)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