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兩艘,領航全球! 中國船舶工業向“綠”而行

近日公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鞏固提升礦業、冶金、化工、輕工、紡織、機械、船舶、建築等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10月30日與10月31日,我國接連交付兩艘自主研製的第五代LNG大型運輸船,彰顯中國製造硬實力。  

 

國產第五代LNG運輸船接連交付  

 

這兩天,我國接連交付的兩艘LNG大型運輸船,是我國自主研製的17.4萬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氣大型運輸船,集全球最新設計理念、最優技術裝備和最強環保性能於一身。不僅實現了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提升了設備的國產化率,還大幅提高了船舶綜合性能指標,總體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準,一次滿載運輸的液化天然氣可供上海市居民使用半個月。  

 

全球首套再液化裝置和國內自主研發的廢棄再循環系統,能夠有效降低船舶航行過程中的碳排放和LNG消耗,提高能效。安裝的避碰系統,能自動規避近距離航行中的船舶,極大提高航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國LNG船建造效率大幅度提升

 

“十四五”期間,我國LNG船的多項技術都實現了國產化突破。同時,技術的突破也帶來了建造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目前,滬東中華建造一艘大型LNG運輸船的生產時間由過去的30多個月縮短到了17個月。  

 

截至目前,滬東中華手持LNG船訂單已達50多艘,同時在建24艘,今年全年有望交付大型LNG船11艘,將再創全國單年交付數量新紀錄。  

 

中船集團滬東中華工藝技術研究所所長黃雲峰表示,過去我們滬東人“十年磨一劍”,現在我們要“一年磨十劍”。  

 

 拿下全球綠色船舶 近七成訂單

 

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消息,截至今年6月,我國已承接全球近七成的綠色船舶訂單,並實現了對主流船型的全覆蓋。我國新接綠色船舶訂單占國際市場份額的68.8%,船舶工業利潤率達到9.71%,創近十年新高。  

 

而在中船滬東中華造船廠,今年這家船企接到的綠色船舶訂單占比已經超過80%,是近5年最高水準。船型覆蓋集裝箱船、LNG運輸船等主力船型,燃料也從液化天然氣拓展到了甲醇、液氫等,高端化、綠色化。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彥慶表示,中國是目前全球各國中唯一一個能夠全譜系生產產品,滿足海事工業各方面需求的國家。中國船舶工業在綠色船舶的總裝建造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這與我們建設全球綠色供應鏈有很大關系。  

 

中國船舶工業向“綠”而行, 不僅兩天交付兩艘LNG大型運輸船,而且體

 

現了總體技術領航全球, 更彰顯了中國製造的硬實力! (央視)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