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嚴打“黑飛”行為守護低空安全 明確“邊界線”讓無人機不越雷池

近年來,隨著低空經濟蓬勃發展,破解無人機禁飛、限高等限制進行“黑飛”的行為時有發生,影響航空安全和公共安全。

 

為解決這一問題,多地公安機關持續加大對無人機“黑飛”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強化巡邏防控和宣傳引導,守護低空安全。

 

技術賦能

 

“未取得無人機操控員執照或飛行器未完成實名登記、編碼備案即開展飛行活動;在‘蘇超’賽事場館、石化園區等管制空域內未經許可擅自飛行;利用無人機在敏感區域進行非法資訊採集,或為實施盜竊等犯罪行為進行航拍踩點;違反‘無碼禁飛’規定,使用未配備專屬‘電子身份證’的無人機飛行……”江蘇省連雲港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副主任李春成告訴《法治日報》記者,以上這些情況都是“黑飛”。

 

“在石化園區、核電站等易燃易爆區域‘黑飛’,如果無人機墜落或產生電磁干擾,可能引發安全事故;大型賽事期間違規飛行則會干擾活動秩序,甚至引發人群恐慌;機場周邊‘黑飛’更可能干擾民航起降,危及航空安全。”李春成介紹說,公安機關依託防控系統發現“黑飛”後,立即通過反制設備實施管制,責令操作人員停止飛行;對違規行為依法採取沒收設備、罰款等措施,情節嚴重的予以行政拘留,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據瞭解,新修改的治安管理處罰法將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執法依據會更明確,處罰力度進一步加大。

 

記者注意到,連雲港海州區公安機關自主研發“火眼”無人機偵查反制系統,實現偵測、識別、跟蹤、反制全流程可視化操作,曾在“蘇超”賽事安保中1分鐘內完成空域“黑飛”清理。

 

“面對低空經濟發展帶來的挑戰,我們打造‘空中110’回應機制,研發升級警用無人機指揮與處置體系,將抵達現場的回應時間從2分鐘縮短至30秒,今年以來已出動無人機5000餘架次,處置治安、交通風險1000餘起,護航大型活動50餘起。”李春成說。

 

得益於公安機關的精准管控,相關違法風險得到有效遏制,治安形勢持續向好。今年以來,連雲港全市違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5.32%,全部刑事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16%,無人機“黑飛”及關聯違法活動的管控成效明顯。

 

明確規則

 

自今年8月3日北京市政府發佈《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公佈無人駕駛航空器管制空域範圍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以來,北京警方會同相關部門持續強化無人機飛行安全管理,對涉無人機違法犯罪行為加大打擊整治力度,截至目前共查處“黑飛”違法案件51起,行政處罰49人;對52名舉報“黑飛”違法行為的群眾予以獎勵。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低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孫永生介紹說,《通告》是依據《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的要求,公佈北京管制空域範圍的長期性通告。其中,明確規定了未經空中交通管理機構的批准,不得在北京市行政區域範圍內實施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飛行活動。

 

北京警方通報案例顯示,近期,朱某某於北京市房山區西潞街道附近,在未經空管部門審批的情況下擅自施放無人機,後被房山警方查獲,朱某某被處以沒收器具並處罰款1000元的行政處罰;大興警方工作中發現,大興國際機場淨空保護區內有人操作無人機飛行,民警依法對該人予以沒收器具並處罰款的行政處罰;範某某為拍攝宣傳片,在西城區一辦公樓附近未經空管部門審批擅自施放無人機,被西城警方查獲。

 

“《通告》為長期性規定,任何飛行活動均需要報備,未經空中交通管理機構批准實施的飛行活動就是‘黑飛’。”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公共秩序管理支隊中隊長張釗說,購買無人駕駛航空器後,要第一時間到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管理平臺進行實名註冊登記以及器具備案,並查詢適飛空域,切莫抱著僥倖心理“黑飛”。

 

與此同時,8月以來,上海市公安局啟動無人機“黑飛”專項整治行動,依法依規嚴厲打擊未報備、未實名註冊、超高飛行等“黑飛”違法行為,切實維護良好社會秩序和城市公共安全,助力低空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為避免未經報備的無人機航拍、超限飛行造成安全隱患,針對在外灘、新天地等可能會出現的無人機“黑飛”情況,上海黃浦公安分局特警支隊的無人機反制組啟用空地聯動等措施對“黑飛”無人機進行反制。一旦有無人機出現在禁飛區域,就會立刻被無人機雷達探測到。而在景觀區域的一些制高點,反制組的特警隊員設置了瞭望哨,根據後方提供的資訊,即時對“黑飛”無人機實施攔截。

 

推動共治

 

“如果不法分子利用無人機航拍廠區佈局、安防點位,為盜竊電纜、儀器等行為踩點,將會增加案件偵破難度。”李春成說。

 

連雲港徐圩新區曾發生系列廠區財物盜竊案,警方偵查發現,犯罪嫌疑人韓某與劉某在作案前多次操控無人機航拍廠區,精准定位電纜、銅板等財物存放位置及安防薄弱環節,隨後實施盜竊。最終警方通過追蹤銷贓管道抓獲二人,依法對其採取刑事拘留措施,同時追繳被盜財物。

 

連雲港公安機關建立實戰化運行機制,搭建“情指行”一體化數智戰防中心,結合“雲梟”智慧安保平臺形成“多維智防大腦”,在大型活動安保中實現“全域感知、精准調度”。同時,深化跨場景執法應用,在日常巡防中配備移動防控設備監測可疑飛行,在案件偵辦中利用無人機突破偵查瓶頸;同時與徐州、淮安等地警方形成跨區域合力,從生產到使用全鏈條打擊“黑飛”及關聯犯罪。

 

針對無人機“黑飛”行為,特別是非法破解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的駭客行為,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全面遏制非法活動蔓延。

 

前不久,公安部公佈3起非法破解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駭客違法犯罪典型案例。浙江衢州公安機關偵破陳某強非法破解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案位列其中。經查,2020年2月以來,陳某強非法提供無人機禁飛破解服務,牟取非法利益。2024年6月,衢州公安機關將陳某強抓獲,查獲作案電腦1臺、無人機10餘臺,查明其非法破解無人機200餘臺,非法獲利共計10萬餘元。

 

明確“邊界線”,讓無人機不得越雷池。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提示,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屬電腦資訊系統,正規企業生產銷售的無人機自帶飛行控制系統均限制特定區域起飛或限制飛行高度。對無人機所有者提供解除禁飛、限高等服務,可能對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等造成侵害,屬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予以嚴厲打擊。(張晨)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