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培育壯大債券市場 持續完善債券市場生態圈

本報訊 (記者 曉陽)為配合特區政府“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特區政府正透過積極構建並優化市場基礎建設及配套措施,有序推進債券市場、財富管理等現代金融業態的發展。

 

構建及持續完善金融基礎設施

 

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澳門金融管理局於2021年底構建了債券市場的核心基建─“中央證券託管系統CSD),主要提供證券登記、清算、結算、託管等服務。20251月,澳門CSD與香港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正式啟動直接聯網,促進港澳兩地債券市場的協同發展。

 

 

 

持續優化法律及配套措施

 

為簡化債券公開發行的程式,特區政府已於202311月重新制定澳門《金融體系法律制度》,由原本的審批制改為以資訊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便利發行人在澳門發行債券。

 

同時,特區政府已開展澳門首部《證券法》的草擬工作,法律將涵蓋證券市場的基本規範及債券市場的所有活動,有助增強投資者對澳門債券市場的信心,以及為澳門債券市場基建系統對接國際創造條件。

 

為提高債券市場吸引力,特區政府已提供印花稅及所得補充稅的恒常性稅務優惠,以及透過《財政年度預算案》對在澳發行的債券所取得的利息及收益作年度豁免徵稅。

 

為提升市場的流動性,金管局並於20232月推出債券回購業務,逐步構建完整的債券市場生態圈。

 

 

 

持續豐富債券的發行主體

 

國家財政部於今年7月在澳門發行60億人民幣國債,是連續第四年在澳門發行人民幣國債,至今累計發行規模已達210億人民幣。

 

此外,廣東省於今年8月在澳門發行25億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是連續第五年在澳門發行,至今累計發行規模已逾100億人民幣,債券品種漸趨多元,涵蓋綠色債券、藍色債券及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專案的專項債券。

 

今年9月,深圳市財政局在澳門發行首只深圳市地方政府債券,規模為10億人民幣。

 

在國家及廣東省的支持下,國債及地方政府債券在澳門常態化發行,為引導更多發行主體到澳門發行債券起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在澳門發行的國債、廣東省地方政府債券及深圳市地方政府債券均在澳門CSD進行登記及託管。不同類型的國際投資者,透過澳門CSD與香港CMU的直接聯網機制參與債券認購,認購倍數顯著提升。此外,投資者結構也更加多元化,增加了對沖基金、資產管理公司等市場買方投資機構。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持續參與內地、香港及其他國家或地區有關債券市場的活動,藉此向金融監管機構、基礎設施服務機構、投資者和主要市場參與者宣傳澳門債券市場的發展情況,以及向企業介紹發債流程,以吸引更多優質企業透過澳門金融市場發債融資。

 

 

 

截至20258月底,累計已有985筆債券在澳門特區發行或上市,涵蓋主權債、地方政府債、企業債、金融債、綠色債和資本補充債等不同品種,金額達10,117億等值澳門元。目前,澳門債券市場已彙聚國債、地方政府債券、二級資本債、公司債、金融債等品種,發行幣種包括人民幣、港元、澳門元、美元等。

 

加強培育及儲備相關金融人才配套

 

為配合新金融業態的發展,金管局按照職前教育、在職培訓及專業資格認證的規劃部署,持續開展各項具針對性的金融人才培育工作,逐步建設金融人才隊伍,為債券市場等現代金融業發展鞏固根基。

 

 

 

展望未來,特區政府將持續優化金融軟硬基建及配套設施,穩步推進與內地及國際債券市場的互聯對接,致力發揮聯通境內外的投融資平臺作用,引入多樣化的國際投資者,引導國際資金聚集澳門,從而促進澳門現代金融業提質發展,為經濟適度多元注入動力。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