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國家知識產權局堅持品質是事業發展的生命線、主旋律、硬任務,聚焦創新主體的現實需求,持續優化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工作舉措,全方位推動專利品質提升。
精准服務創新主體,推動專利品質提升,是國家知識產權局正聚焦的一項重大課題。
今年是專利法實施40周年,40年來我國科技創新突飛猛進,發明創造快速增長。國家知識產權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97萬件,是名副其實的專利大國。
“近500萬件的發明專利,體現出我國創新主體的蓬勃創造力,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孕育了無限潛能。”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郭雯近日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堅持品質是事業發展的生命線、主旋律、硬任務,聚焦創新主體的現實需求,持續優化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工作舉措,全方位推動專利品質提升。
提升專利品質
優化專利申請評價指標
近日,重慶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材院)迎來了一項專門為其新能源汽車用高強高導銅合金導體核心技術攻關的深度服務。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四川中心(以下簡稱審協四川中心)是這項服務的支撐單位,為重材院展示了支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過往成果,並解讀了針對重材院需求的預研成果。
這是重慶市知識產權局近日啟動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支撐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試點專案。“支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是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部署,是重慶實現關鍵技術國產替代的重要一招,重慶市知識產權局將全力支持專案推進,確保取得實效。”重慶市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重慶市知識產權局將為此提供全程“專案陪伴式”服務,會同審協四川中心為重材院量身定制知識產權服務方案,精准對接技術攻關需求,持續跟蹤實施進度,及時研究解決難點問題,助力重材院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突破,為重慶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區域創新能力提升貢獻知識產權力量。
這是知識產權系統為企業提供精准服務的一個縮影。
當前,我國正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正從追求數量向提高品質轉變。為助力更多創新成果有效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國家知識產權局正致力於全方位推動專利品質提升。
變化悄然發生:企業、高校、醫院和科研機構已在優化調整內部專利管理制度以及相關考核規定中涉及專利的唯數量指標。而這與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有關部門指導督促是分不開的。據郭雯介紹,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強政策引導,從“考核、評價、資助”三方面政策入手,推動各地優化調整專利相關指標考核政策,在專案評審、機構評估、企業認定、人才評價、職稱評定等評價政策,以及專利資助獎勵等政策中,明確要求不得直接將專利數量作為主要條件。這種優化專利申請評價指標的做法,對於提升專利申請品質必然是積極有效的。
提高審查效率
完善專利按需審查機制
專利審查的品質效率也在提升。
市場主體的感受最為真切。“近年來,我們明顯感覺到中國專利審查體系在不斷完善,審查品質持續提升,審查效率持續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持續加強,這些都有助於創新成果的源頭保護。”來自丹麥的諾和新元中國區知識產權部門負責人張豔深有體會地說。
國家知識產權局優化按需審查機制。及時收集各類創新主體對專利審查多樣化、差異化需求,積極推進“優案優審、按需審查”,統籌調配優質審查資源,按需提供優先審查、快速審查、延遲審查、集中審查等多種審查模式,提高審查品質效率,進一步提升對關鍵核心技術的保護質效。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已開展三種專利優先審查8.4萬件、快速審查11.6萬件、延遲審查9300餘件、集中審查13批次,授權了一批能有效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維護國家產業安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高價值專利。
此外,國家知識產權局還在研究大模型技術在專利審查中的應用,推動審查工作智能化升級,進一步提升審查品質和審查效率。202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上線了專利智能審查和檢索系統,並在基於發明構思的智能語義檢索、局部外觀設計的圖像檢索、案卷自動聚類分配等多個業務場景開展試驗,都展現出很好的應用前景。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業務管理部部長蔣彤透露:“近期,我們將進一步升級人工智慧在專利審查工作中的應用,通過提高檢索專利對比檔準確度等方式,助力審查員更好理解發明構思、更快進行技術分析,為審查提質增效提供更有力支持。”她補充說,人工智慧在專利審查中的應用,發揮的是輔助審查的作用,其產生的推理結果不能直接作為審查意見。
據介紹,國家知識產權局還完善快速協同保護機制,提升服務對接精准性。依託77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為各類主體提供“一站式”知識產權保護服務。今年1月至5月,通過保護中心預審途徑進入審查的三種專利申請達到10.9萬件,同比增長37.5%,有效滿足了創新主體快速協同保護需求。
近期,國家知識產權局還推動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立精准服務備案主體名單,對重點主體進一步加強主動對接,提供跨區域專利預審、維權援助、糾紛調解、海外糾紛應對指導等精准服務。
規範代理服務
綜合治理取得多方面進展
提高專利代理服務品質,提供優質專業服務,也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為提升專利品質所做的一項重要工作。
郭雯說,國家知識產權局推進實施專利代理服務採購政策,指導創新主體在選擇專利代理服務時,既考察機構資質、信用等內容,又注重服務團隊的領域背景、業務水準和服務經驗,引導代理服務從“拼價格”向“拼品質”轉變,夯實提升專利品質的中間環節。
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連續7年開展針對代理行業的“藍天”行動,在淨化代理行業發展環境、推動代理機構健康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透露,今年強調綜合治理,目前已經在多個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
在查辦重大案件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根據已掌握的冒用企業資訊、偽造公章文書、違規編造專利等相關線索,組織有關地方集中查辦相關重點機構12家,已立案4家。對個別涉嫌偽造公章的,正在移送公安機關從嚴懲處。
在整治代理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對排查發現的35家代理非正常申請數量較多的機構進行集中整治,擬作出停業、吊銷等處罰。各地立案調查相關機構65家,擬分別作出警告、罰款等處罰。
在集中清理不規範業務招攬行為方面,對日常監管中排查發現的89條“包授權”、冒用官方名義等不當行銷行為線索,聯合相關部門指導10家平臺企業進行限期集中清理,發送專利商標代理業務行銷禁限詞庫,推動其建立常態化審核機制,切實履行平臺責任。
在全面加強日常管理方面,對不符合設立條件的專利代理機構及分支機構,組織進行限期整改,列入經營異常名錄30家。加強專利代理機構年報審核,對未落實年報制度的156家機構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對涉嫌以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手段取得執業許可證的50餘家機構,開展調查。
“專利代理是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專利權利的重要環節,也是連接發明人和審查員的橋樑紐帶,高質量的專利代理是支撐專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秘書長趙建軍介紹說,近年來,專利代理行業規模持續壯大,目前全國共有專利代理機構6231家,執業專利代理師41026人,發明專利代理率超過94%。
“代理師協會作為行業組織,始終堅持提升行業服務能力、規範行業秩序、滿足創新主體需求的宗旨,通過加強行業引導和自律監督,加強與政府監管協作配合,推進專利代理行業高質量發展。”趙建軍表示。(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