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航拍。深汕融媒體中心供圖
“一年前還光禿禿的空地,現在又變成連片汽車廠房了。”近日,2025“央媒看深汕”調研活動走進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重大項目投用、新醫院建設收尾、新校園迎來數千學生……一路上,采風團頻頻發出感慨:“真是一年一個樣!”
智能座艙産業園裏,延鋒汽車飾件(深圳)有限公司生産線正有序運轉。“我們從東莞搬來深汕不久,庫存1.5天壓縮到4小時,運輸成本也大幅下降。”公司相關負責人李凱介紹。
僅隔著一座立交橋,該公司生産的門闆、儀表闆、中控臺等汽車內飾産品,被“門對門”直送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
2024年末,隨著比亞迪二期東地塊建成投産,東西地塊廠區連片成型,開啓整車製造“倍速模式”。
電池、模具、汽車座椅等零部件,在周邊生産下線後,源源不斷送入整車廠。總裝車間裏,智能化設備與工人默契配合,經過內飾安裝、整車調試等,一臺臺新能源汽車駛下産線。
如今,已有30多家新能源汽車産業鏈上下遊企業聚集深汕。越來越多企業爭相入駐,形成熱帶雨林式産業生態:既有“大樹”企業,也湧現出一批産業“新秀”。
壁虎汽車科技的廠房裏,停放著物流車、皮卡車、宿營車等一排造型各異的專用車輛。
“我們的工廠雖不大,但車型品類豐富,能滿足各種小批量、定制化需求,瞄準多元使用場景和細分市場。”深圳市壁虎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祖國介紹,該公司面向全球汽車廠,提供先進數字底盤與商用車産品。
沿著通港大道一路行駛,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的各環節逐一呈現,最終直通小漠國際物流港。
港口,兩臺高大的岸橋佇立碼頭,於6月剛剛投用,顯著提升港口規模作業能力。緊鄰港區,汽車出海整備中心建設如火如荼,正加速推進。
“我們已開通9條外貿航線,打造華南地區領先的汽車出口平臺。港區周邊也同步佈局了出海中心、物流園區等配套設施。”廣東鹽田港深汕港口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維筍介紹。
港廠聯動,物流成本優勢凸顯。一個覆蓋深圳、惠州、汕尾的新能源汽車産業走廊正加速成型。
“深汕是深圳都市圈的戰略增長極,也是廣東省東部闆塊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引擎。”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這不僅體現在産業發展上,也體現在高品質的配套建設上。
深圳中學高中園環境優美。人民網 劉森君攝
去年9月,深圳中學高中園迎來首批新生。紅磚教學樓在青山藍天映襯下格外醒目,配套設施先進,教育質量一流。
深汕人民醫院外立面建設已基本完成,預計年底啓用,屆時將提供800張床位,爲居民帶來優質醫療服務。
深汕合作區所轄四鎮——鲘門鎮、鵝埠鎮、小漠鎮、赤石鎮,原是汕尾經濟發展的窪地。如今,隨著合作區強勢崛起,當地居民切實享受到發展紅利。
大安紅色村首批農文旅項目營運已經啓動。荒地、舊屋被啟動利用,雜亂無章的區域變得幹淨整潔,棋葩咖啡、深汕樹葉等文旅品牌陸續開門迎客,紅色産業園建設正在提速。
生態農業、戶外運動、濱海休閑……“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美麗鄉村成長起來,城鄉協調、産城融合,“一村一品”特色産業頻頻出圈。
藍圖已繪,發展正當時。今天的深汕,正書寫一段“有預期、看得見”的高質量發展新故事。“再過一年,隨著比亞迪五期投産、高端電子化學品産業園建成以及小漠港航線更新,相信還會有更多新收獲!”深汕幹部們信心滿滿。
據介紹,“央媒看深汕”調研行由深圳市駐深新聞工作者協會舉辦,來自中央及廣東省媒體的20多名代表參加活動。 (劉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