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曉陽)當選為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的澳門,可謂是世界上最多元文化的城市之一,每年多項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中西節慶活動,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
繼5月5日(農曆四月初八)魚行醉龍節、佛誕節及譚公誕“三節同慶”之後,5月13日又即將迎來天主教花地瑪聖母聖像巡遊。
花地瑪聖母聖像巡遊是天主教“花地瑪聖母瞻禮及九日敬禮”的一部份,藉此紀念1917年在葡萄牙花地瑪堂區發生的“花地瑪聖母顯現”。
巡遊隊伍由澳門教區主教、神職人員和教友組成,隊伍中還有3名身穿葡萄牙傳統服飾的孩童(兩女一男),象徵當時蒙受聖母顯現的三名牧童。隊伍從聖母玫瑰堂出發到西望洋聖堂,沿途會誦念玫瑰經及唱聖詩,並在西望洋聖堂舉行露天彌撒,場面壯觀。
花地瑪聖母聖像巡遊於1929年首次在澳門舉行,為澳門富有特色的宗教慶典,專案已於2019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玫瑰堂建於1587年,初時用木板搭建,華人稱之為“板樟廟”,又因教堂供奉玫瑰聖母,又稱“玫瑰堂”。
教堂旁的“聖物寶庫”珍藏了近300件天主教珍貴文物,包括彌撒常用的器具、栩栩如生的聖像、有關聖經故事的板畫、神父用的絲織祭衣等。在聖物寶庫頂樓的盡頭,有兩座銅制大鐘,是澳門最古老的鐘,由於年代久遠,它們清脆的鐘聲已成絕響。
“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作為澳門重要的品牌節慶,自2011年舉辦至今已踏入第11屆,每年吸引世界各地多個表演團隊逾千人參與。

大巡遊隊伍由大三巴牌坊出發,以各具特色的造型及演出,帶領澳門市民及遊客在繁街鬧市中載歌載舞,展現澳門多元文化交融共存的魅力。
“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是世界性的年度宗教盛事,在澳門的歷史可追溯至18世紀前。
活動於每年四旬期的首個週六及周日進行,聖像出遊隊伍抬著苦難善耶穌聖像,由聖奧斯定教堂出發前往主教座堂;翌日經過沿途所設的多個“苦路處”後返回聖奧斯定教堂。
在兩天的活動中,聖像在身穿長袍的神職人員和教友的守護下,穿梭於澳門的大街小巷,吸引信徒與旅客沿途圍觀。

哪吒信仰是澳門最具特色的傳統禮俗之一,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專案名錄及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每年農曆五月十八的哪吒誕都會舉行賀誕儀式,紀念這位兒童守護神。“哪吒太子出巡”便是其中一項重點賀誕活動,而今年的哪吒誕將會在6月13日舉行。
不妨來場深度之旅,細細感受澳門的多元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