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興縣人民醫院探索“廉潔力-服務力-競爭力”正向轉化路徑以“清廉醫院”建設破局高質量發展困境

縣域公立醫院是基層人民群眾身邊的健康守護者。伴隨醫療領域反腐進入“深水區”,縣域公立醫院不斷探索清廉醫院建設新方法、新路徑、新模式。


圖為博興人民醫院組織文化志願者給廉政好大夫好護士們寫福

 

近年來,博興縣人民醫院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夏荷清廉行動”和“春風服務行動”為抓手,通過制度建設固本、文化浸潤塑魂、價值觀引領聚力,構建起黨風清正、院風清朗、醫風清新的醫療新生態,探索出“廉潔力-服務力-競爭力”的正向轉化路徑,成為濱州市乃至全省清廉醫院建設示範標杆。

 

清廉建設帶來“效益源”

 

先看一組數據:

 

2024年,博興縣人民醫院患者入院人數比2023年增加2651人次,醫療耗材卻比2023年減少了1000多萬元,下降16.87%;藥品消耗成本減少1700萬元,下降19.28%。

 

可以說,該院實現了降本增效的巨大轉變,服務患者人數提升了,關鍵性耗材和藥品使用下降了。

 

“一增雙降”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博興縣人民醫院黨委委員、重症醫學科主任謝春傑向記者展示了兩個例子:在最近一期2025年2月第三批醫院耗材招標中,兩款心腦血管支架的採購單價分別從31000元和8995元,降至單價6000元和1080元,降價幅度達數倍。

 

“耗材成本的下降,首先降低了醫院的運行成本,反映到患者身上就是看病成本的下降,讓更多的人看得起心腦血管的病,更多患者得到了救助。”謝春傑解釋耗材成本下降背後的重大意義。

 

實際上,自2023年6月以來,博興縣人民醫院積極推行“夏荷清廉行動”,對於關鍵的耗材、設備、藥品採購,進行重大制度改革,在積極落實國家藥品、耗材集中採購政策外,對醫院招采流程進行了更加科學合理的制度架構設計,促成了今天提質向新、降本增效的良好結果。

 

制度建設打散“腐敗源”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醫療領域腐敗案例中,無論是醫療耗材還是設備採購,很大程度是由掌握了話語權的科室主任或院長“說了算”。說到底,這是“醫療權力集中”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滋生醫療腐敗的根源之一。

 

為根治權力過分集中導致醫療腐敗的情況,博興縣人民醫院通過設立招標採購辦公室,設定招標採購規範化流程,將“集中”起來的權力“打散”,堵住“走關係”“找後門”的路。

 

以採購醫療裝備為例,相關科室首先提出採購申請,上報醫院裝備委員會;然後,委員會專家進行可行性論證,再交給招標採購辦公室,進行完全市場化比價招采;最後,經醫院黨委會和院委會合同審核,簽訂採購合同,完成設備採購。

 

值得一提的是,裝備委員會會聘請第三方專家,市場化比價招投標則通過博興縣政府公共招投標平臺,最大程度上保證公開公平公正。

 

“整個採購過程,會經歷多個流程的審核把關,盡可能減少個人因素對採購的過度影響。”醫院招標採購辦公室主任高波介紹。

 

醫院還對招采的設備、耗材和藥品進行精細化管理,以臨床需求為導向,優化供給,做好維護,提升使用效率和效能。

 

“夏荷清廉行動”啟動以來,該院針對藥品採購、耗材使用、基建工程等8個高風險領域,制定《重點環節動態監控辦法》等23項制度。制度建設帶來的效果是顯著的,對於這一點,患者的眼睛是雪亮的:“醫院的藥販子少了,牆上的制度多了。”

 

文化建設鑄起“醫者魂”

 

今年2月28日,在2025年工作動員大會上,醫院印發了文化建設實施方案,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理念,呼籲廣大醫務工作者秉持仁心妙術,排除社會、經濟等各種因素干擾,以良知、良心對待廣大患者,為天下蒼生解除病痛。

 

“一手拿著計算器,一手拿著手術刀,是看不好病的。我們需要的是以患者需求為出發點,技術精湛、醫德高尚的白衣戰士。”醫院黨委書記楊耀同表示。醫院進行清廉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提升醫生的服務能力,提升醫院的整體競爭力,這需要喚醒醫生治病救人的天職。

 

醫院手足外科主任醫師趙清國對於清廉醫院建設有深刻的認知——“患者為什麼會給你送紅包?本質上是患者對你的服務沒有信心,對醫生治病救人的能力和仁心沒有信心。”“如果,病人的訴求你提前就滿足了,不用患者求著你去做什麼事,就把病看好了,拿紅包買路的情況還會發生嗎?”趙清國如此總結。從業30年的趙清國始終秉承著一個理念,那就是“技術要過硬,服務要靠前”。

 

2024年,博興縣人民醫院加入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創建的肺腫瘤早篩與無管微創技術聯盟,接受鐘南山院士授牌,積極推動肺腫瘤早篩及無管微創技術開展;加入山東省立醫院集團,與上海九院骨科建立緊密合作關係;成立上海九院李慧武教授工作站、省立醫院消化內科專家工作站,引入北京名院專家團,定期到院查房、手術、教學。

 

“群眾跑”變“專家來”,讓群眾家門口享受到大城市高端醫療資源服務,少花錢辦大事。這是博興縣人民醫院由“廉潔力”提升到“服務力”“競爭力”提升的正向轉變。

 

圖為博興人民醫院工會主席在講解廉政醫德書畫欄

 

博興縣人民醫院的實踐印證了一個道理:清廉建設不是“成本項”而是“效益源”。通過將廉潔基因植入醫院治理全鏈條,該院不僅破解了縣域醫院普遍存在的運營困境,更探索出“廉潔力-服務力-競爭力”的正向轉化路徑。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