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步履不停 中國遊客為國際旅遊市場增添活力

 4月2日,在斯里蘭卡康提,人們在開花的樹下休閒。新華社發(加揚·薩米拉攝)

 

“清明節出遊,我們首選免簽國家。濟州島的果凍海和櫻花非常美,每個景點都能拍出‘人生照片’。”家住山西太原的上班族王柳清和朋友選擇在韓國濟州島度過假期。在社交平臺“小紅書”上,眾多中國遊客分享濟州島旅行攻略,關於“濟州島旅行”的相關筆記已超100萬篇。  

 

清明時節,是中國人綿延千年的追思節氣,如今被越來越多人賦予“踏春賞景”的春日之約。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已成為生活常態。國際航線的便利、免簽政策的開放以及對“看世界”的生活品質追求讓出境遊市場愈加火熱。  

 

中國旅行平臺途牛最新預訂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假期,出境遊人數或創下近三年同期新高。  

 

飛豬旅行運營經理王立揚告訴記者,個人遊已經成為當前中國遊客出境的主要遊玩方式。國內消費者樂於根據互聯網攻略自己設計行程,並線上預訂當地有特色的景區門票或玩樂專案,如潛水、海釣、泡溫泉、遊船賞花等。截至目前,飛豬平臺上清明假期日本當地玩樂商品預訂量同比增長近60%。  

 

新的數字工具也在優化中國遊客的旅行路線。多個國內旅行應用程式已經上新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並支持國際旅遊攻略定制,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旅遊行程和即時門票預訂功能,為時下流行的“說走就走”之旅提供更便捷的可能性。  

 

低成本航空和高效通關的普及讓“跨國如跨省”成為可能。記者查詢到,北京直飛河內、曼谷等東南亞目的地和上海直飛首爾、大阪等熱門城市機票均在千元以內。攜程研究院數據顯示,飛曼谷、新加坡等地機票價格同比均有近一成的下降。王立揚說,“高性價比”之旅更能點燃人們的熱情。  

 

美國Skift網站3月發表文章表示,預計到2028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次將超過2億,“世界各地的目的地都爭先恐後地在這個不斷擴大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為了吸引中國遊客,各個旅遊目的地正在簡化有關簽證流程並開展各種行銷活動。第43屆古巴國際旅遊博覽會、斯里蘭卡旅遊局2025年春季中國區巡迴路演等多國推介活動近期密集舉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南非、埃及、肯雅等針對中國遊客推出更多便利服務,以吸引更多中國遊客。  

 

截至2025年,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公民開放免簽或落地簽政策,涵蓋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隨著“免簽朋友圈”的持續擴大,中國三四線城市的團隊遊需求也在加速釋放。  

 

山西多個旅行社導遊表示,近日韓國計畫於第三季度對中國團體遊客免簽,前來諮詢赴韓的訂單增多,其中有不少是中老年及家庭客群。  

 

  2024年10月3日,中國遊客在泰國曼谷大皇宮遊覽。新華社發(拉亨攝)

 

出境遊也助推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消費紅利外溢。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如今更多中國遊客願意為美好生活付費,“出境遊”中更青睞好的酒店、美食,觀看高水準的文藝表演等,這種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暖的生活場景以及深度體驗方式能夠為國際旅遊目的地帶來暖意。  

 

在上海工作的“90後”劉珺告訴記者,她的朋友們都辦了日韓五年多次的簽證,經常如此往返,一天放鬆旅遊,一天購物。  

 

“在日韓消費性價比較高,也很方便。”劉珺說,在日韓商圈、免稅店會碰到很多中國遊客挑選商品。  

 

“小長假出境遊的火爆,映射出中國遊客對旅遊便捷性和個人體驗度的需求上漲,消費結構轉型升級。”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教授李宏說。未來,隨著政策便利化與旅遊產品多樣化,這股風潮將持續席捲更多群體、更大範圍,為國際旅遊市場增添新活力。  

 

世界旅遊聯盟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發佈的《2023-2024跨境旅遊消費趨勢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是跨境旅遊最大客源國之一,跨境旅遊人數和支出均顯著增加,市場格局、供需關係、消費者習慣等正呈現出新變化、新趨勢。 (馬曉潔)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