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獎助學金政策,新學期有啥新變化?

    各地高校陸續開學,一些學生和家長關心,新學期獎助學金政策有哪些新變化?與此同時,其他學段的獎助學金是否調整,将惠及哪類申請者?對此,教育部财務司相關負責人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


  問:研究生培養規模擴大,獎學金支持力度會相應加大嗎?  


  答:近年來,随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研究生在校人數的增長,部分地方和學校反映,涉及研究生的國家獎學金獎勵名額應相應增加,标準應适當提高。  


  财政、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三部門于2024年10月印發《關于調整高等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國家獎助學金政策的通知》,已進行優化完善:  


  ——提标準。2025年起,提高中央高校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中央财政支持标準。其中,碩士生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萬元,博士生由每生每年1萬元提高到1.2萬元。今年春季學期開始,這一調整将在中央高校落地。  


  ——增名額。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名額,由每年4.5萬名增加到9萬名。其中,碩士生由3.5萬名增加到7萬名,博士生由1萬名增加到2萬名。這一調整,從2024年秋季學期就開始執行了。


  問:涉及研究生的政策調整,有什麽考慮?發給誰、怎麽發、發多少,有哪些導向? 

  答: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此次政策調整,通過更大力度獎優、覆蓋更多學生群體,激勵廣大學生勤奮學習、潛心科研,更加有效地促進拔尖創新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培養。  


  ——獎優有據。中央高校根據研究生學業成績、科研成果、社會服務等因素,确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的覆蓋面、等級、獎勵标準,可分檔設定獎勵标準。與此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動态調整,最高不超過碩士生每生每年2萬元、博士生每生每年3萬元。  


  ——服務戰略。中央高校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名額分配,應向基礎學科和國家急需的學科、專業和方向傾斜,向拔尖創新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傾斜,向學術型研究生傾斜。各地可根據本次調整精神并結合實際,完善地方财政對所屬高校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的支持政策。

  問:除了研究生,新學期還有哪些群體的獎助學金發生變化?  


  答:從滿足民生需求的考慮出發,根據通知,今年春季學期起,提高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資助标準,擴大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覆蓋面。

  

  ——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平均資助标準,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具體标準由各地結合實際在1200—3500元範圍内确定,可以分爲2—3檔。 

  ——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國家助學金,除了與普通高中一樣,平均資助标準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還擴大了覆蓋面。在原先全日制學曆教育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基礎上,将三年級納入資助範圍。 

  ——同時,六盤山區等11個原連片特困地區和西藏、四省涉藏州縣、新疆南疆四地州中等職業學校三年級農村學生(不含縣城),全部納入國家助學金資助範圍。  


  這些調整更加貼合學生、學校實際需求,将進一步緩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經濟壓力,保障他們順利入學、安心求學,激勵他們學有所成、全面發展。 


  問:新學期,如何推動相關政策落實落地?  


  答:一方面,财政、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三部門将督促各地統籌安排資金,及時下達預算,對資金使用和政策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另一方面,加強培訓指導。三部門将面向各地各校廣泛開展業務培訓,拓寬政策培訓渠道,詳細解讀政策内容,确保政策執行規範到位,不斷提高獎優助困的精準性,更加有效地促進教育公平,讓好政策及時惠及廣大學生。 (黃超)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