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農曆臘月二十八。夜幕降臨,燈火璀璨。一盞盞樣式繁多的花燈,一幅幅紅紅火火的中國結,點綴著河南省開封市的街頭,氤氳出濃濃年味。
“打鐵花表演如金蛇飛舞,氣勢磅礴,太震撼了,鐵水在夜空中綻放,如同煙花般燦爛”“這是對中華傳統文化最直觀的體驗,深深感受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和技藝”“這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非常有意義,讓節日氛圍更加濃厚”……
星火灼灼,亮徹雲霄九天。在萬歲山武俠城景區,一場流光溢彩的打鐵花表演正在上演,一棒鐵花沖天而起,另一棒接踵而至,棒棒相連,絡繹不絕。當熾熱的鐵水被高高擊起,金色火花在夜空中綻放,瞬間化成鐵火瀑布,閃耀起最絢爛的“花火”,與觀眾邂逅了一場“火樹銀花不夜天,萬點星辰落人間”的中式浪漫,引得群眾發出陣陣歡呼,紛紛拿出手機記錄這場精彩的視覺盛宴。
打鐵花,是中國古代工匠們在鑄造器皿過程中發現的一種民俗文化表演技藝,是民間民俗“社火祈福”的一種獨特方式,流傳於豫晉地區,起源於北宋,鼎盛於明清,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打鐵花是開封著名的傳統民俗節目,是黃河流域十大民間藝術之首,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打鐵花表演者以火為筆,以鐵為墨,繪出了一幅幅流動的畫卷,千百年來,逐漸變成新年裏精彩的祈福儀式。
“‘打花打花,越打越發’,祝大家福暖四季,順遂安康,來年風調雨順,日子紅紅火火。”第一次觀看打鐵花表演,讓家住河北石家莊的何女士頗為震撼,此次她帶著一家九口人到開封過春節,感受八朝古都、千年古城的歷史底蘊和宋文化的獨特魅力。
“打鐵花表演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民間藝術寶庫,活躍了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民族自豪感。經過千餘年的洗禮,如今將傳統技藝和現代舞臺效果相結合,極具觀賞價值,非常有創意。”邱平女士帶著兒子、兒媳婦,一大早從信陽出發來到開封,遊玩兒的第一站就定在了萬歲山武俠城,她激動地告訴記者,“希望打鐵花這種非物質文化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也希望能夠吸引年輕人投身於這項古老技藝的傳承和發展。”
景區裏,精雕細琢的主題花燈將璀璨點亮,古色古香的建築與紅燈籠相互映襯,隨處可見手持團扇、雲鬢花顏的遊客穿著清新典雅的精美宋裝,人在園中走,宛若畫中游。“這身衣服我特別喜歡,可以讓我更深刻的品味古人的風雅之氣,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遊客李女士指著身上這套製作精良的衣服和記者說。
圖為在萬歲山武俠城茶館上演《皮影戲》。
在萬歲山武俠城的茶館,《皮影戲》表演現場座無虛席,高潮迭起,觀眾被獨特又神奇的表演深深吸引,共賞非遺皮影的魅力。搖曳在光影中的千年藝術——皮影戲,是中國最古老的戲劇形式之一,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傳承與豐厚的文化藝術積澱,盛行於唐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圖為萬歲山武俠城上演的相聲表演。
長期在廣州工作的何先生帶著家人回老家開封過年,在節前到萬歲山感受濃濃的年味。“大宋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更是開封地域文化的一個‘金字招牌’。我是開封人,讓孩子從小就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感受傳統文化的美,讓他知道中華民族的偉大和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在2025年萬歲山春節大廟會期間,大型實景馬戰表演《三打祝家莊》、雄渾壯闊的大型劇碼《獅王爭霸》、諜戰風雲大戲《特別行動》、氣勢磅礴的《鼓舞中華》等1200場次的演出將輪番上演,為遊客呈現一場關於武俠、關於藝術、關於民俗的新春盛景,讓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一個豫式中國年。
萬歲山武俠城的春節系列活動,是一場傳統文化與民俗文化的盛宴,熱鬧非凡的廟會,令人垂涎的美食,以及多場文化活動,共同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大宋風情畫卷,吸引著八方遊客,讓人們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感受到大宋的風雅、中國年的韻味、民族文化的厚重。
萬歲山武俠城宛如一顆耀眼明珠,成為展現開封傳統文化與民俗弘揚的生動縮影,讓這座古老的城市在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煥發出新的活力,書寫著屬於自己的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精彩篇章。(趙穎 胡建霞)
記者手記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在新時代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對此,凝聚著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厚重文化傳統的古都開封,交上了一份高分創意答卷。
萬歲山武俠城運用宋文化IP,將中國傳統IP以創新形式呈現,以數位化展示、創意產品開發、互動體驗活動等多種途徑走進大眾視野,以更加輕盈、靈動、活潑的姿態走進年輕人的心靈,讓遊客擁有“沉浸式”遊園新體驗,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跨越時空的經典,仍能成為新時代的精神財富,尤其是皮影戲、戲曲、打鐵花、地方戲等老一代人眼裏的“寶貝”,如今成為了年輕人的“新寵”,激發了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將傳統文化賦予青春氣息,與八方遊客共度祥和中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