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古籍數字資源聯合發佈活動舉辦 “中華古籍資源庫”首次發佈澳門存藏古籍

本報訊 (記者 曉陽)在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10日組織召開第十次古籍數字資源聯合發佈會上,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揚州市圖書館、澳門大學圖書館、孜珠寺等8家古籍收藏單位攜手免費面向社會新增發佈古籍資源18705部/件。

 

截至目前,全國累計發佈古籍及特藏文獻影像資源超過15.8萬部(件)。其中國家圖書館建設的“中華古籍資源庫”的專題資源庫達到29個,發佈古籍影像資源超過10.6萬部(件),45家單位發佈古籍資源超過5.2萬部(件)。

 

發佈會上,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首先公佈古籍普查登記書目數據的最近更新情況。2024年“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基本資料庫”新增發佈55家單位古籍普查數據116346條1009870冊,累計發佈319家單位古籍普查數據941708條8982920冊。另外,《文獻》雜誌完成全部已刊發論文數位化工作,將陸續發佈。

 

國家圖書館本次發佈漢文古籍296部,其中善本53部,普通古籍243部;少數民族文字古籍發佈56部;石刻拓片數字資源188種。53部善本中,宋金元本42部,多為存世孤罕的版本,11部為清人的稿抄本。243部普通古籍中,明代版本28部,清代版本214部,民國版本1部。

 

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將澳門大學圖書館捐贈的數字古籍,通過“中華古籍資源庫”平臺為大眾提供公益服務。本次發佈澳門大學圖書館館藏古籍13部,發佈古籍以明清古籍為主,其中2種曾於2009年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本次發佈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孜珠寺所藏藏文古籍《四部醫經》。《四部醫經》是重要的藏醫學文獻之一,作為清代手抄本文獻具有較高的文獻學和版本價值。

 

首都圖書館本次發佈國家珍貴古籍文獻163部(含全文數據67部);同時發佈“首都圖書館藏國家珍貴古籍圖錄知識庫”和“《牡丹亭》專題資料庫”。

 

上海圖書館本次新增發佈9761種古籍,在“上海圖書館古籍目錄”平臺發佈古籍總計10233種。本次公佈的古籍數量遠超以往,多為館藏善本,發佈善本占善本總收藏量的四成。其中入選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宋刻本《十一家注孫子》是《孫子兵法》最為重要的傳本之一,也是版本傳承系統中影響最大的一部,此本曾經袁埈、季振宜、徐乾學遞藏,此後入藏清宮,為天祿琳琅插架之物。此外,還有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多種館藏經典宋元本,如宋刻《集韻》《钜宋廣韻》《周髀算經》《九章算經》《曹子建文集》、元刻《顏氏家訓》《經史證類大觀本草》等。

 

南京圖書館江蘇古籍資源庫本次發佈1035種古籍,以方志和家譜為主。南京圖書館同時發佈“江蘇省古籍存藏目錄”資料庫和“南圖館藏新印叢書綜合目錄”。(劉彬)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