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成年人保護十大傑出人物、2024中國法治社會新聞十大熱點人物名單公佈 ——第六期、第七期中才百科傑出人才樣本研究結果發佈會在京舉行

 

北京12月30日電   第六期、第七期中才百科傑出人才樣本研究結果發佈會於2024年12月29日在京舉行,中央紀委紀檢監察研究所原副所長、北京時代英傑經濟文化院顧問姬廣勤;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督學、北京大學教授熊勝忠,中宣部出版數據中心退休幹部張鐵林;國家首批監察員、《中國心態學》創立人秦次森;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首任院長、二級法學教授宋才發;中國法學會王秀卿;著名職業生涯規劃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專家、多所高校就業導師王勝會;瞭望中國雜誌執行總編王學會;法治中國副主任張勇;中國書協會員、知名書法家範國盈;資深律師李志勇;知名作家編劇陳漁;知名財經作家《中國民營銀行創新與發展》作者張聞素等50多名嘉賓出席。發佈會由北京時代英傑經濟文化院院長、北京中才百科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主任李笑天主持。

 

中央紀委紀檢監察研究所原副所長、時代英傑經濟文化院顧問姬廣勤在題為《國家鼓勵第三方人才評估探索與創新》的致詞中,介紹了國家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政策:第一,堅持人才分類評價。社會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導向,以行業用戶和社會評價為主;應用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評價突出企業主體、市場導向,以用戶評價、第三方評價和市場績效為主。第二,堅持客觀公正的評價原則。客觀、真實、準確反映不同評價對象的實際情況,提高人才評價活動的公開性和開放性。第三,科學設立人才評價指標。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推行代表作評價制度,注重標誌性成果的品質、貢獻、影響。探索對特殊人才採取特殊評價標準。第四,建立中長期績效評價制度。加強用人單位、學術共同體、第三方評估機構等各類評價主體間的相互配合和協同聯動,掌握、用好人才評價改革政策。

 

北京中才百科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是專業從事第三方人才職業培訓和評價機構,同時也是我國首家為各行業傑出人才編輯《職業志》的人才諮詢服務機構。根據2018年國家人才評價改革檔精神,鼓勵引進第三方評價機構。從2023年夏天開始,北京中才百科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與北京時代英傑經濟文化院聯合推出試探性地開展第三方機構人才評價專案——“中國傑出人才樣本研究”課題,目前已經在互聯網公佈5期研究成果。“中國傑出人才樣本研究”課題的人才評價注重標誌性成果的品質和貢獻,借鑒國際人才評價的基本原則,突出品德、能力、業績、貢獻度、知名度等指標,針對各領域專業人才的評價主要側重依法合規、綜合素養與表現、工作能力與成就、社會責任與社會貢獻、創新精神、個人信譽、個人品牌與行業影響力等指標,開展各個行業傑出人才樣本研究課題。本次發佈的是第六期、第七期中才百科傑出人才樣本研究的結果。

 

著名社會活動家、北京中才百科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主任李笑天公布了第六期中才百科傑出人才樣本研究結果——“中國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十大傑出人物”名單如下:(1)著名犯罪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博導李玫瑾;(2)著名媒體人、女童保護基金負責人、鳳凰網副總編輯、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孫雪梅;(3)著名作家、教育家,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原總編輯,“知心姐姐”盧勤;(4)著名律師,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直接聯繫代表方燕;5.著名律師,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主任,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第八屆理事會副會長,全國青聯常委佟麗華;6.著名普法公益人,宇澤慈心專案發起人,第十一屆全國青聯委員,中國社科院大學碩士生導師安國俊;7.著名律師、普法講師,第十次全國律師代表大會代表,長治弈鋒誠婦女兒童維權服務中心主任李靜;8.著名公益慈善家,瀋陽兒童村和反家庭暴力展覽館創始人,中國首家未成年人矯正實驗基地發起人傅廣榮;9.知名法學專家,曾任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秘書長,北京工業大學法學教授張荊;10.著名志願者、慈善家,雲南省紅十字人道志願服務隊隊長楊海龍。

 

李笑天簡要介紹了第六期傑出人才評價課題——“中國未成年人保護十大傑出人物”課題研究過程,主要評價入圍樣本人物對我國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領域的傑出貢獻。課題組通過互聯網收集專業領域傑出人才資訊,選取10-20人作為人才研究樣本,從而尋找這些專業人才的成長、發展、提升、個人IP價值等成才規律,總結其成功經驗,在互聯網集中發佈樣本研究成果,未來課題組將對入圍樣本人物長期跟蹤,觀察研究他們的變化,主要觀察他們是否能夠繼續在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領域長期堅持參與公益活動,並在這個領域推動中國法治社會建設的進程。為了確保研究專案的獨立性和公益性,該專案沒有任何商業目的,不屬於評獎和榮譽,不向研究對象收取任何費用,也不接受任何機構贊助和個人資助。

 

本期“中國未成年人保護十大傑出人物”人才樣本選擇範圍包括:(1)長期從事未成年人保護法立法、修法研究的法學家與學者;(2)長期為未成年人保護提供法律幫助的援助律師、法務諮詢師、法律服務志願者;(3)長期從事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宣傳、普法講座、媒體訪談安全教育、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心理輔導干預的專家、普法講師、法務諮詢師;多次為維護未成年人權益提供幫助的知名愛心人士、志願者;(4)長期為促進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宣傳、研討、出版等專案籌集資金、策劃活動的社會活動家;(5)長期從事犯罪人員未成年子女教育、監護、生活照顧的慈善家和資金捐助者;(6)為未成年人權益寫過多篇報導的知名記者、作家、出版家、媒體人;(7)各地少兒保護組織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領域有過重大貢獻的知名人士。本次樣本選擇需要符合以下五項基本要求:(1)入圍樣本人物關於未成年人保護的事蹟媒體上有多篇報導,在當地和全國範圍具有一定的社會知名度;(2)經過課題方盡職調查,入圍樣本人物在媒體上沒有負面評價資訊,媒體宣傳資訊基本屬實,沒有虛假和誇大成分,沒有違背公序良俗、違法亂紀等不良行為;(3)入圍樣本人物具有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具體行動,且該行為並非臨時性,而是長期性(堅持5年以上),參與未成年人保護事業活動50次以上,影響人群10萬人以上;(4)在樣本選擇時,適當考量性別、職業、區域的代表性,為了避免對其本職工作造成干擾,側重體制外和退休人士;入圍樣本人物所參與的未成年人保護公義事業與其所從事的日常本職工作沒有直接的業績考核、利益關係。(5)本次評價權重主要涵蓋樣本人物未成年人保護的事蹟、貢獻與成就、媒體影響力三個指標。毫無疑問,本次入圍的人才樣本全部符合這些標準。但是,李笑天強調,我們應該抱著科學、客觀的態度看待這項人才研究工作,在我國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領域一定還有其他未入圍的傑出人士,但是考慮到公益研究課題的成本、有限的人力、社會層面的參與度等因素,只能對有限的樣本進行追蹤研究。

 

中宣部出版數據中心退休幹部、北京中才百科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顧問張鐵林公佈了2024中國法治社會新聞十大熱點人物名單:(1)河北遷西縣農業農村局退休幹部馬樹山;(2)貴州拐賣兒童案受害人,把人販子送上法庭、被網友稱為“最美復仇者”楊妞花;(3)著名打假人、北京大海商務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4)起訴江西省精神病院的收治病人、原告李某雪;(5)湖南益陽羅樹中案件當事人羅樹中的女兒、普通公民羅燦宏;(6)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碩士畢業生,蘇州工業園區自貿區綜合協調局科員馬翔宇;(7)內蒙古交通事故受害人宇澤的母親安國俊;(8)“屍體被盜竊倒賣案”新聞爆料人易勝華律師;(9)河北邯鄲被三名同學殘害致死的受害人王子耀;(10)被跨省抓捕、指定居住期間非正常死亡的北京企業家邢燕軍。

 

張鐵林介紹了2024“中國法治社會新聞十大熱點人物”樣本選擇的基本標準:(1)本年度依法舉報公職人員違紀違法的法治熱點人物;(2)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維護自身和家人權益的熱點人物;(3)利用自媒體敘述、播報依法維權過程,誠實客觀,沒有虛誇情節;(4)如實披露依法維權的結果;(5)樣本人物沒有涉及違背公序良俗、破壞網路文明等不良行為;(6)客觀統計、分析樣本人士依法維權的媒體影響力;(7)在選擇樣本時,不予考量區域的代表性,主要根據媒體影響力統計指標;(8)客觀分析樣本人物維權、促進法治社會建設的意義與普法價值。(9)通過互聯網多方資訊源核實真實性。

 

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督學、北京大學教授熊勝忠發表了題為《第三方人才評估是我國現有人才評價制度的機制創新與突破》的演講,他指出,我國人才評價機制變革,由過去的內部封閉性評價,到開放式社會性第三方中立評價;由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機械評價,到依法合規、工作成績、研究成果、社會貢獻等綜合評價。這是我國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重大突破與進步,與國際人才評價體系接軌,適應快速發展的科技與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

 

著名職業生涯規劃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專家、多所高校就業導師王勝會發表了《職業生涯規劃與傑出人才的自我成長》的主題演講。她認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我國廣大青少年從中學階段就應該樹立職業理想,從小立“大志”長大後才能“成大才”;“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青少年要儘早做好學業規劃、職業規劃、事業規劃,鎖定人生主要事業目標,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青少年需要根據社會發展適當調整長期規劃和短期計畫,高效利用和管理時間,一步一步接近或者實現人生目標,做一個為家庭、集體和國家有傑出成就和突出貢獻的人才。

 

著名慈善公益人、普法志願者,宇澤慈心專案發起人安國俊代表第六期、第七期傑出人才樣本研究的入圍人士發表了感言。她說,非常感謝中才百科傑出人才樣本研究課題組專家的辛勤付出,入圍全國未成年人保護領域人才樣本研究,同時入圍中國未成年人保護十大傑出人物、2024中國法治社會新聞十大熱點人物有些出乎意料,雖然這不是一項榮譽,但是這項人才研究工作非常有意義、有價值,通過這項研究,找出每一個行業人才成長、發展的規律,作為公益課題向社會公佈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正向引導作用,對入圍人士也是一種莫大的鼓勵和鞭策,同時也是社會對我們這些在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領域的公益人士人生價值與事業選擇的一種肯定。我從一場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家屬到保護未成年人公益活動志願者,連續6年堅持做保護兒童安全出行的活動數百場,直接間接影響數百萬人以上,已經把保護兒童少年權益當成了一項長期堅守的事業。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希望社會各界更多的人士關注未成年人保護,共同推進我國未成年人保護事業,確保青少年良好的成長環境。同時,也希望中才百科傑出人才課題研究繼續下去,通過對各個行業傑出人才樣本研究,從而促進我國人才的健康成長與發展,為我國“科技興國、人才強國”戰略貢獻力量,為中國知識份子的“家國情懷”作好精神支撐。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首任院長、二級法學教授宋才發,對本次發佈的課題價值進行了總結和評價。他表示,自己參與並見證了這次“中國未成年人保護十大傑出人物”、2024“中國法治社會新聞十大熱點人物”——第六期、第七期中才百科傑出人才樣本研究結果發佈會,這項活動於年底發佈非常及時,這個課題對我國法治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過去類似的專案多由官方主導,本次中才百科傑出人才樣本研究發佈由民間第三方評價機構推出,這種模式符合國際慣例,把社會性、市場性人才評價交給社會、交給市場,這種人才評價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因為這種樣本選擇與被評價對象沒有任何利益上的關聯性,而且突出課題的公益性,相對而言,比較客觀、中立、公正,這種人才評價形式值得其他行業借鑒和推廣,對推動我國人才評價機制改革也是一種大膽的探索,希望這個課題不斷完善、深化、提升,為我國人才評價改革提供一個可複製的模型。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