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節檔電影總票房破80億元,創同檔期歷史紀錄,國產電影表現尤為搶眼,在社交平臺引起線民熱議點贊,票房口碑取得雙“豐收”。
全國兩會期間,多名代表委員談到“電影熱”,認為國產電影佳作為影視市場注入信心,滿足了觀眾的多樣化需求,前景廣闊。

2月18日,觀眾在貴陽市雲岩區益田國際影城觀看電影。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從堅韌到強勁 電影熱帶動旅遊熱
對於過去一年紅火的電影市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傅若清認為,這體現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堅強韌性。
“中國電影市場的自我修復、自我更新很快。”傅若清說,從2024春節檔可以看到,電影市場已經供需兩旺、活力滿滿、態勢喜人。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王麗萍看來,假期觀影和假期出遊相得益彰,一部影視劇的火爆也能帶動一個地方的旅遊熱,共同形成積極向上的文旅市場。
“觀眾願意通過文藝作品去享受歡樂、感受時代,是市場強勁的重要表現。”王麗萍說。
從數量到品質 滿足觀眾多元需求
傅若清認為,近兩年國產影片品質有很大提升。從品類、題材豐富度,到敘事手法、工業化水準,再到中國文化的創新表達,很好地回應了觀眾的熱情與期待。
科幻片、喜劇片、動畫片……王麗萍說,不同類型的電影給觀眾奉獻了多元化的觀影環境,讓看電影融入群眾生活日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作家協會主席冉冉建議,國產電影要繼續密切關注觀眾回饋和市場動態,及時調整作品策略,適應市場需求。
從國內到海外 繼續講好中國故事
代表委員在談及電影市場的未來時,也關注到國產作品的對外傳播。
近年來,多部國產電影版權被海外公司購買,一些熱門影視劇被海外翻拍,“出海”現象備受矚目。
談到國產電影如何實現更好的發展,冉冉建議一是加強新技術應用,為觀眾提供更好的觀影體驗;二是加強與國際電影市場的交流,將更多的國產電影推向國際市場。
在傅若清看來,繼續做強國產電影,要在發揮堅定信心、振奮精神作用的同時,用一部部有筋骨、有溫度的好影片講好中國故事,促進文明互鑒,進一步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