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海軒)交通事務局早前以提高車位流轉率為由,自本月及下月起先後調升七個公共停車場泊車費,加幅達到三成三至五成。議員梁孫旭,謝誓宏,顏奕恒等議程前發言認為有關調整缺乏理據和科學性,無考慮社會復蘇情況和區內居民需求,促當局暫緩。
梁孫旭認為,不少加費的停車場附近沒停車場可替代,難以鼓勵分流;同時,這些停車場的電單車和夜間車位充足,政府加價的理由不成立;也有停車場主要是該幢大廈住戶使用,加價不是增加其負擔,便是要帶來不便,這種做法相當粗糙,非以民為本之道。
梁孫旭反映不少居民表示反對加價,指疫情期間收入減少,至今不但未有加薪,甚至未恢復原有水準;而現時本澳物價通脹、加息持續,居民購買力被削弱。在目前環境下,政府提出調升泊車費非合適時機。
謝誓宏表示,公共停車場收費是一個「風向標」,若漲價時機、動機不適當,則容易引起私人停車場漲價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在這物價飛升時期,任何有關民生政策變動,尤增大市民生活成本的,都必須且有必要提前諮詢市民意見。否則,突如其來加價,不僅增加市民生活壓力,也不利於政府施政的民主性體現,更有損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
他認為,是次加價缺少科學依據,難以服眾。調價雖小,但聚少成多。在此物價騰升時公共服務主動加價,對市民可謂百上加斤。因此建議當局暫緩加價,落實公眾諮詢流程,切實聽取民意,並結合加價科學依據,尋找其他合適時機再商討加價事宜。同時,吸取教訓,在推行任何政策前,應聽取多方意見後再做決定。
議員顏奕恒議程前發言也提及加價一事,也表示現環境下加價無疑加重居民生活負擔。他建議政府利用大數據技術,精細研究分析全澳公共停車場輕型汽車、電單車不同時段使用率,特別加價的七停車場,冀區別輕型汽車和電單車,各作針對性調價策略,推動冷門停車場營運商採取折扣、優惠策略,或研分時段收費、高低峰時段調節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