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海軒)兩年前,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勾勒藍圖。
《總體方案》高屋建瓴、提綱挈領,6個部分29條內容絲絲入扣,務實部署了合作區的各項發展舉措,更加明確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戰略定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
兩年來,合作區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主線,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廣闊的資源優勢與發展潛力,以《總體方案》為綱領,不斷助力實體經濟成長壯大,探索和完善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用機制,縱深推動琴澳一體化發展,為澳門同胞開拓就業生活新家園、新空間。
《總體方案》提出,到2024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時,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用體制機制運作順暢,在合作區居住與就業的澳門居民大幅增加,琴澳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建立;到2029年澳門回歸祖國30周年時,合作區與澳門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的制度體系全面確立;到2035年,琴澳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目標基本實現。
當前,橫琴正全力攜手推動《總體方案》提出的第一階段目標落地落實,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四新產業”蓬勃發展
今年上半年,合作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36.34億元,同比增長3.0%。(下轉02版)實現經濟穩健開局,離不開合作區錨定目標,不斷夯實的產業基礎,“四新產業”迸發澎湃新動能。
貫徹落實《總體方案》,合作區謀劃佈局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現代金融業及文旅會展商貿產業。兩年來,不斷夯實產業根基,促進產業新動能蓬勃迸發。
——在戰略定位上,合作區產業發展方向與澳門“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協同聯動,打造“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用”的琴澳聯動發展模式。合作區大手筆舉辦總獎金3億元人民幣的國際科創大賽,並明確優勝團隊落地和無償資金使用範圍可擴展至澳門,強調琴澳協同發展。
——在招商引資方面,組建“澳琴聯合招商推介代表團”走出國門,“路演”足跡遍佈新加坡、葡萄牙、西班牙等地,近350場商業配對及對接洽談、17項合作現場簽約,向國際釋放了琴澳一體化、高水準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
——在平臺建設方面,廣東智慧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粵澳積體電路設計產業園等平臺落地,加速打造中國—葡語系國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橫琴科學城、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橫琴·澳門青年創業穀、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等新平臺新載體。
——在政策扶持方面,出臺支持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實施上市掛牌扶持、企業赴澳發債及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等四類專項政策,對接澳門編制文旅、會展、商貿產業三年行動計畫。合作區正日益成為澳人澳企發展的新舞臺。
今年上半年,合作區實際運營的積體電路企業超40家,初步形成涵蓋知識產權(IP)、第三代半導體等領域的積體電路設計產業生態;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一季度企業稅收貢獻近8000萬元,同比增長59%;聯合澳門打造“一會展兩地”全新品牌標誌,依託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等平臺推介琴澳旅遊產品,2023年上半年旅遊人數突破500萬人次;區內私募基金頭部機構實地辦公超八成,金融企業實質性運營取得階段性成果。
琴澳融合成效初顯
從空中俯瞰橫琴,“澳門新街坊”專案坐擁小橫琴山與天沐河的山海美景,距離橫琴口岸僅四公里,這裏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專案建成後,可提供約4200套精裝住宅單位,200多套人才房。除了高標準的硬體設施,“澳門新街坊”在醫療、教育、長者服務等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方面深度接軌澳門,將成為澳門居民的宜居新家園,澳門居民到橫琴生活就業日益增加。今年上半年,經橫琴口岸出入境旅客超710萬人次,同比增長80%,車輛超95萬輛次,其中單牌車超65萬輛次。目前,橫琴口岸日均客流穩定在4萬人次左右。截至目前,在合作區就業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超過7200人。兩年來,“橫琴·澳門居民招聘專區”招聘平臺常態開放,為澳門居民在橫琴就業提供更多選擇;“2023澳門青年實習計畫”推出5個專項實習計畫,提供185個實習職位,累計吸引近千名澳門青年報名參與,為澳門高校學子提供實踐平臺。
澳資企業加快進入橫琴。今年以來,澳門企業數量大幅增長,現有澳資企業近5700家,同比增長15.3%,較合作區掛牌前增長23.98%。合作區聯動澳門,組織澳門餐飲、會展等行業團體及商家多批次考察橫琴,營造合作商機。
據統計,橫琴·澳門青年創業穀累計孵化企業(專案)956家,包括澳門企業(專案)405家。此外,合作區今年6月正式印發新修訂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企業赴澳門發行債券專項扶持辦法》,進一步擴大扶持範圍、調高扶持標準、優化仲介機構獎勵機制、提升申報便捷度,是合作區貫徹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及“橫琴金融30條”精神,支持澳門債券市場發展的重要舉措,提高澳門債券市場對境內企業的吸引力,引導企業優先選擇在澳門發行債券。
隨著更多的優惠政策落地實施,合作區將為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將吸收更多澳門居民來琴發展,加快實現與澳門一體化發展。
制度創新激發動能
《總體方案》提出,充分挖掘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潛力,用足用好澳門自由港和珠海經濟特區的有利因素,加快提升合作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有力支撐澳門—珠海極點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引領作用,輻射帶動珠江西岸地區加快發展。
圍繞“琴澳一體化”,合作區以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用的新體制,大膽探索,勇涉改革“深水區”。
今年2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公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落實了《總體方案》安排的重要任務。這也是首部為合作區制定的綜合性法規,通過多項創新規定支持合作區在經濟管理、營商環境、法治建設等方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合作區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新保障。
以《條例》為基,合作區主動作為。今年以來,合作區執委會高頻次對接國家部委,加快《總體方案》賦予的政策落地見效,目前21項重大政策已落地12項。中央有關部委、廣東省及澳門特區政府有關部門亦加強對合作區建設的支持,在政策層面為合作區長遠發展、營造更加優越的營商環境、培育產業發展土壤,以及打造琴澳一體化高水準開放新體系夯實基礎。
除此之外,合作區還編制形成2023年規則銜接和改革創新事項列表,明確12個領域共102項規則銜接和改革創新任務,力爭研究解決一系列制約合作區發展、市場主體和廣大居民關切的緊迫急需問題;結合運作實際,修訂印發管委會、執委會運作規則,進一步明確職權範圍,推動機構執行效能不斷提升;完成省級159項行政管理權限委託下放,推動合作區“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優化工作人員選拔招錄和培養提升,面向全球啟動員額制人員招聘,選拔招錄人員79名……隨著改革創新持續深化,合作區發展活力彰顯。
錨定“封關運作”重要目標,合作區正舉全區之力推進落實分線管理體系,成立分線管理封關運作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一線”“二線”建設的政策法律、基礎設施、交通優化、綜合治理等重點工作,著力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等要素在琴澳間順暢高效流動,琴澳一體化發展格局正逐步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