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記者 桂英)現行時薪三十二元(日薪二百五十六元、月薪六千六百五十六元)的全澳僱員最低工資今年將會進行生效以來的首次法定檢討。政府正為此收集過去近兩年數據去做報告。資方認為要維持現有水平,免在復蘇期增企業負擔。勞方則希望調升但沒具體建議金額,倡經勞資政三方協商才合適。
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16日召開今年首次全體會議,經濟財政司司長兼社協主席李偉農主持。會議通過社協去年工作報告及決定今年工作計劃。計劃內容包括:檢討《僱員的最低工資》的最低工資金額;檢討第40/95/M號法令中有關工作意外及職業病各項損害賠償限額;檢討《勞動關係法》的產假報酬補貼措施;履行國際勞工標準第144號公約的規定等。
會上總結去年度工作報告,以及討論本年度工作計劃。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表示,當局正按照法律要求收集相關數據以檢討最低工資金額,完成數據收集和分析後會盡快編制報告交予社協討論,至於報告中會否建議調整最低工資,仍需按本澳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被問及本澳各行業現時所面對的人資緊缺問題,黃志雄重申,當局持續透過職業配對工作,協助本澳居民就業,現時全澳職位空缺一直維持在5000個左右,而在勞工局登記的求職人士至上周為止約有7200人。當局今年將舉辦更多不同行業的專場配對,涉及包括酒店、手信、餐飲、集團企業和休閒企業等行業和工種,提供的職位空缺超過900個,希望能夠讓本地居民優先就業和擇業。
至於外僱申請方面,黃志雄稱近期新增的外僱申請較多集中於旅遊業相關工種,如餐飲、零售、酒店服務等。政府在確保本地居民優先就業的前提下,當本地人資市場確實無法滿足部分工種的人資需求時,才會考慮循輸入外僱的方式補充人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