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守護最美“夕陽紅”我國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給老年人穩穩的幸福


10月4日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也是我國的老年節。目前,我國有2.67億60歲以上人口,預計“十四五”期間這一數字將突破3億。每個人都會變老,而十年來,國家對老年人的多方面保障體系也在加速完善。


政府購買 “助老員”成高齡老人“活拐杖”


這十年,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從2012年的7.9億人增加到10.4億人,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準不斷提高;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全民醫保基本實現,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


這十年,養老服務體系日趨健全。明確建立國家和省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高齡津貼制度和經濟困難老年人服務補貼制度、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實現省級全覆蓋,惠及近3700萬老年人。中央財政累計投入359億元支援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養老床位數達到812萬多張,比2012年翻了一番,養老機構數量翻了三番,社區養老服務基本覆蓋了城市社區和半數以上農村社區。


這十年,我國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人均用地標準、新建居住區和老舊社區配建補齊養老服務設施等提出明確要求。多地還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聘用“助老員”當高齡老人的生活助理,提供洗衣做飯、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服務。


為解決重度失能老人居家養老問題,我國從2016年起在多地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目前,全國已建成醫養結合機構6000多家,床位170多萬張,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養老難題。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繼續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表示,在“十四五”期間,要建立一系列價格可以承受、品質有保障的醫養結合機構,同時我們要大力發展醫療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因為這個最受老年人的歡迎。


跨越“數字鴻溝”社會參與持續擴大


這些年,我國也在開展城鎮老舊社區和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如支持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開展住宅單元出入口坡道改造,以及在住宅樓梯上增設安全扶手等,讓老年人出行更便捷。


這十年,老年人社會參與持續擴大,多部門説明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為解決“銀髮族”運用智慧技術的困難,我國還在推動出行、就醫、消費等服務領域數位技術適老化改造,比如引導網約車平臺公司增設“一鍵叫車”功能,對老年人訂單優先派車等。


目前,各級公共文化設施全部向老年人免費開放,旅遊景點門票對老年人減免優惠,為老年人文體活動免費提供場地和支持,設置適宜老年人的教育、文化、健身、交流場所。


夕陽無限好 人間重晚晴


這天,不少地方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慶祝重陽佳節。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重陽節前夕,湖北十堰張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熱鬧非凡,“陽光助老公益集市”活動正在這裡舉行。居民通過舉辦文藝演出、健康義診、義務理髮、老年人權益法律宣講等活動,並發動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為老人送上暖心的節日關懷。


重陽佳節,山東日照舉辦“百歲老人風采攝影展”,展示了75位山東日照百歲老人的幸福生活。在這些百歲老人中,有普通農民,也有抗戰老兵,每一位百歲老人都有不同的精彩事蹟。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劉官莊街道西李官樓村的李永進老人,今年104歲,曾參加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三次立功,今天還特意和家人一起來到現場參觀展覽。


重陽佳節,河北省安平縣王營村內歡聲笑語,村裡65歲以上的老人們共聚一堂,享受了一場情意濃濃的餃子宴。活動當天,村民們早早動手,忙得熱火朝天。餃子宴正式開場後,村裡老人們圍桌而坐,邊聊著家常邊品嘗熱氣騰騰的餃子。當天,村裡還邀請了醫務工作者們為老人們進行義務體檢,志願者們還自備工具,為老人們理髮。


4日,北京市第十三屆登山大會在北京延慶區井莊鎮柳溝村舉行,700多名登山愛好者齊聚居庸關腳下,登高望遠,共度重陽。參加活動的登山愛好者們穿過柳溝鳳凰古城,感受柳溝古城的風土人情,分享當地農民豐收的喜悅,感歎祖國的大好河山。


你陪我們長大  我陪你們變老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老齡化的進程在不斷加快,而且90%左右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這意味著,居家醫療護理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自願加入到為老年人提供護理服務的隊伍中,這其中有不少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以“為老服務”為榮,用青春守護夕陽。


在我國,有4000萬失能或部分失能的老人。這兩年,上門泡澡的“助浴師”開始在部分城市出現。幹這行,不僅得有勁兒、也得細緻;說話得大聲、也得貼心。每次助浴前後,助浴師都要給老人量血壓。全程洗下來雖然也就五六分鐘的時間,幾個小夥子早已汗流浹背。


90後的王程,是上海楊浦區社會福利院的一名養老護理員。在與老年人的接觸中,王程發現,要護理好老人,書本知識僅僅是基礎。理解與共情,更為重要。為了給老人們減壓,塑造陽光心態,他和其它的年輕護理員們一起策劃了許多活動。其中一個活動“名畫中的老人”,讓老人們覺得非常新鮮而開心。


高品質養老請養成這些好習慣


面對老去,除了國家和社會的幫助,對於老年人自身來說,還可以在哪些方面多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來提高晚年的生活品質呢?


如何防治“腦海中的橡皮擦”?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有1000萬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由於早期症狀不易察覺,導致就診率和治療率非常低,從而耽誤了治療的好時機。所以,老年人如果發現自己有以下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很多老年人認為,上了年紀要少吃,或者多吃素,這些都是飲食誤區。專家建議,老年人的食物攝入要品種豐富,合理搭配,每天至少攝入12種以上的食物,每週25種以上的食物,尤其要保證優質蛋白肉蛋奶的攝入。此外,還要注意少鹽少油少糖限酒。


哪些運動適合老年人?專家提示,老年人應選擇強度較低、持續時間略長的運動,例如快走慢跑、太極拳、乒乓球、游泳等。每週三次以上,不過分用力或動作過猛。另外跳舞、騎自行車也起到一定的運動效果。此外,很多老年人習慣晨起走路等鍛煉,專家提示如果有基礎病的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傷害,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品質。專家表示,跌倒的發生與老年人的身體功能、健康狀況、行為和環境等多方面因素有關。預防跌倒,老年人應加強營養補充,同時增強肌肉力量。此外,還要注意長期多重用藥造成的不良反應,定期進行聽力視力骨密度等的檢測。(據央視新聞)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