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大林)科學教育視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基石,特區政府近年致力推動科普教育,立法議員、群力智庫副理事長顏奕恒表示,科學貴在創新,要培育本澳科技人才,必先推行創意思維,讓學生從小就接觸科學,將科學以趣味的方式融入生活,讓他們能將創意應用於日常當中,建議政府在科普教育投放更多資源,為本澳中小學提供全面化的STEM教育和活動,同時鼓勵各界進行深度且有潛力的產學研合作。
顏奕恒表示,教青局的《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中以“加強創意與科技教育”為教育重點發展方向,整體規劃周詳,現時各校的科技教育課程亦頗為多元。除了體驗性質的科學課程與活動外,政府可與民間機構,或彙聚科學專才與愛好者共同統籌一系列具銜接力的課程,推行新穎的教學模式如“翻轉教室”,有別于正規的傳統教育,而是以學生為主導,激發出他們的創意與動力,完成相關課程且通過考核者可獲得認受性證書,優秀者可獲邀到外地交流,定期舉辦科學比賽,增強學生的獲得感與成就感,以提供各種誘因與動機的方式,方可普及科學教育。
對於如何在非高等教育上開展科普教育,顏奕恒提出,將參訪科普教育展或科普教育課程納入非高等教育的恒常學習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增添互動學習元素,提高對科學教育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