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議員關注本澳旅遊業複甦發展

建言加快推進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促進旅遊消費恢復等


本報訊(記者瑞特)新冠疫情持續,本澳社會經濟受重創,尤其旅遊業首當其衝,多位議員關注本澳旅遊業複甦發展,建言加快推進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善用“美食之都”提升旅遊城市影響力、促進旅遊消費恢復、智慧旅遊等。


推進建設世旅休閒中心


議員葉兆佳表示,澳門對構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決心不能動搖,亦要對自己的競爭力有相當的信心。建議當局從細微處著手,按照“一地區一特色”的片區活化理念,有序開展文物古建築、舊區老街“活化”工作;深挖澳門“美食之都”的旅遊元素,將“澳門美食之都”風味配上“澳門歷史城區”故事,提供獨特難忘的美食與文化體驗,推進建設世旅休閒中心。


議員崔世平表示,澳門承擔著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美食之都的美譽,未來澳門應致力於開展大灣區美食交流合作,將灣區內的非遺美食逐步引入澳門;以美食為媒,聯動澳門與大灣區休閒旅遊線路,為內地和外國遊客締造“一站式美食之旅”。他建議業界加強與大灣區市場和旅遊業交流,將灣區美食“引進來”。


議員王世民建議當局借鑒鄰近地區的做法,定期籌辦與美食相關的活動或比賽,利用社交平臺等媒介宣傳,提升人們對美食文化的關注度,將澳門多元旅遊形象推向國際,同時培養和儲備本地專業廚師人才,長遠有利於推動本地美食產業、旅遊相關產業轉型升級。



探索旅遊新模式積極求變


議員梁安琪認為,在這個經濟和科技緊密結合的新世代,包括旅遊業也要採取科技手段促進發展。建議當局探討“旅遊新模式”,積極求變,引導旅遊業主動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市場需求變化,推進旅遊業利用科技不斷深化其監管、服務、展示、經營的功能,並加強“旅遊+”的融合,通過科技手段,開發數位化體驗產品,發展沉浸式互動體驗、虛擬展示等新型旅遊服務,促進旅遊產業高質發展。



議員施家倫認為澳門要用好深合區的定位,發揮琴澳一體化的開放優勢,做好對澳門旅遊、會展、金融等產業升級,為疫後恢復澳門經濟帶來新的機遇,建議政府將元宇宙產業列入未來產業發展規劃,並制定好各產業間明確升級方向;做好政策、資金、人才三方面的支持, 一方面要提前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做好對虛擬資產的監管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以及對現有產業人才的升級工作;此外,在元宇宙產業孵化成長的初期階段,政府更加要以開放的態度,支持本地科創企業共同加入參與研發,形成元宇宙創新聯合體,為實體產業升級提供保障。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