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改示範企業”市場化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打破科技人員薪酬待遇“天花板”


本報訊 國務院國資委近日召開推廣“科改示範行動”經驗、強化科技創新激勵專題推進會,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指出,“科改示範行動”啟動兩年多來,“科改示範企業”充分發揮“種子”“頭雁”和“尖兵”作用,在改革創新雙輪驅動、促進企業高品質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科改示範企業”市場化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研發投入強度明顯提高,科技人才隊伍日益壯大,基本完成董事會應建盡建、配齊建強、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等重點改革任務。


翁傑明表示,要打破科技人員薪酬待遇“天花板”,貢獻大的科技人員的薪酬待遇水準可以超過同職級管理人員。對市場化引進的稀缺高端科技人才,可以採用市場化對標方式,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包”。


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


2020年初,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啟動實施“科改示範行動”。兩年多來,“科改示範企業”在改革創新雙輪驅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研發投入強度明顯提高,2021年“科改示範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15.4%,遠高於中央企業平均水準(2.49%),也高於科創板上市公司平均水準(13%);


——科技人才隊伍日益壯大,2021年“科改示範企業”科技人員占比平均達到50.7%,基本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創新能力強的科技人才隊伍;


——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截至2021年底,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855項,累計擁有授權發明專利41374件……


翁傑明表示,“科改示範行動”取得的顯著成績不只是靠“科改示範企業”的自身努力,而是多方面共同行動、合力形成的,包括集團公司和各地國資委的大力支持和推動,多維度協同創新、創新政策


實施精准化分類考核分配


創新人才機制,建強科研隊伍,是不少“科改示範企業”的經驗做法。


中國華能集團聯合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組建聯合科研機構,探索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以重大科技專案為牽引,通過築巢引鳳,打造一支2000餘人的專職研發隊伍和近200人的科技領軍人才隊伍。


“要實施精准化的分類考核和分配。”翁傑明表示,對科技型企業的考核週期要考慮研發週期。對週期長、前期投入大、短期見效難的專案,應當對重要節點、階段性成果及時考核和激勵。對意義重大的專利、標準等,要科學考核評價,及時加分獎勵。要主動改變慣性思維、敢於打破不利於創新的分配格局,杜絕平均主義,強化創新成效與薪酬雙對標,將激勵資源特別是增量資源,向稀缺、關鍵崗位和作出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傾斜。


將科技創新工作向縱深推進


面對百年變局和疫情疊加、我國發展外部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的複雜局面,以科技創新暢通大循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前所未有。翁傑明強調,必須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用更大力度、更快速度將科技創新各項工作向縱深推進。


一是集團公司要做好“戰略引領+中樞統籌+高效推手”,加快形成科技創新的“強大推力”。二是創新主體要做到“搭好平臺+建好機制+用好人才”,充分激發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三是協同創新要突出“兩鏈融合+協同攻關+成果轉化”,有效凝聚科技創新的“系統合力”。四是創新激勵政策要做到“學深吃透+集成運用+務實落地”,持續增強科技創新的“政策引力”。(侯建斌)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