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入澳醫觀改七天監測由內地風險地區回澳者無需預訂醫觀酒店


本報訊(記者黃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於5月12日舉行記者會,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治安警察局公共關係處處長李德輝、旅遊局公共關係處處長藍同好分別介紹了本澳及鄰近地區整體防疫情況。


梁亦好並宣佈有關調整香港特別行政區來澳人士入境的防疫措施。因應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疫情有所緩和,由2022年5月16日零時起,從香港特別行政區來澳人士(包括由外國或臺灣地區到香港特別行政區,並已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逗留 7 天人士),結束14天醫學觀察後的防疫措施,由現時7天自我健康管理調整為7天自我健康監測。有關措施適用於由香港特別行政區進入澳門並正在接受醫學觀察及自我健康管理的人士。自我健康監測期間,健康碼為綠碼,但未經目的地當局的同意不得經澳門特別行政區往中國內地,且須在自我健康監測的第2、4、6天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遵守其他防疫措施。若在指定日期不接受檢測,健康碼會被鎖定為黃碼直至取得一次核酸檢測陰性結果。


另外,梁亦好並說明由內地風險地區回澳者無需預訂醫學觀察酒店。由於內地風險地區清單及相應的防疫措施因應內地的疫情常有變動,故從內地回澳人士無需預先訂酒店。回澳人士抵澳後,衛生局口岸工作人員會視乎當時防疫措施,如該人士需要進行醫學觀察,衛生局口岸工作人員將聯絡旅遊局,為其安排醫學觀察酒店。


有關第2階段場所碼的設置及張貼工作,梁亦好表示,第2階段的主要場所包括:議員辦事處、電訊業客服門巿、社團或基金會屬下可供市民聚會或活動的會址及場所、法律服務事務所、會計事務所、包裹領取點、便利店、食品外賣店、職業介紹所、電臺、電視臺以及公營事業機構的對外場所等。期望第2階段可於5月31日或之前完成。目前全澳約有30000個場所已張貼場所碼,她再次呼籲,市民應養成行程記錄的習慣,以便一旦出現疫情可快速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識別市民的風險。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