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宣傳 誘導下載 侵犯隱私警惕快遞盒上二維碼陷阱


本報訊 “19元充值100元話費。”前不久,天津市民王先生在收到的快遞盒上發現這則二維碼廣告。他覺得很划算,掃碼並按廣告指引支付了19元,結果根本沒有充值到話費,而是顯示其開通了某App會員。


近日,記者來到天津市河東區多個快遞網站,隨機選擇了30個快遞包裹看到,其中有四成左右的快遞包裹上印有二維碼廣告,內容包括:“天大的秘密!掃一掃可以領100元”“先別拆!掃碼領大額現金紅包”“別扔!掃碼1元抽手機”等。


掃描這些二維碼真的能夠領取到福利嗎?


記者掃了掃一快遞上“馬上掃,隨機獎勵一桶油”的二維碼後,手機螢幕彈出一頁面,上面寫著抽取煙、酒、平板電腦等各種福利大獎,抽中後只需支付快遞費即可送到家。


“不要掃,騙人的!”一旁的快遞網站工作人員看到記者掃二維碼時提醒道,他說有居民掃碼支付快遞費、填寫位址後根本沒有收到任何獎品。“這些二維碼廣告發件時就有,也不知道誰貼的。”


據公開資料,2021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1085億件,支撐網路零售額接近11萬億元。而近期安徽省消保委對1111份快遞單樣本進行測試、統計和分析發現,674個樣本中含有二維碼廣告,占比達60.67%。


那麼,這些快遞上的二維碼廣告到底是誰貼上去的呢?


一名負責投放快遞單廣告的業內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和電商平臺、快遞公司都有合作,商家可以直接通過系統把額外添加了廣告的快遞單打出來,可根據不同節點、活動區域投放,一天最多可以保證發5萬份。還有線下快遞單廣告投放業務,即通過不乾膠外貼在快遞包裹上,甚至可以單頁放置在快遞內部。


而多位消費者投訴稱,被騙後與快遞公司交涉,對方稱廣告不是自己發佈的,自己不需要為此負責,也無法為其解決問題。對此,廣東瀛尊律師事務所律師翟東衛認為,快遞公司有責任和義務對快遞單上的廣告內容進行審核,確保其不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


如何才能避免快遞單廣告陷阱?


翟衛東說,《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規定,發佈印刷品廣告,需要具有代理與發佈印刷品廣告的經營範圍,如果快遞公司的經營範圍裡沒有該項規定,工商管理部門可以對其進行處罰。如果快遞公司明知廣告內容違法而仍然發佈該廣告,工商管理部門可以沒收其廣告費用並對其進行罰款,如果情節嚴重構成刑事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因為該廣告的虛假宣傳而導致損失,可以對廣告主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損失,當然,也可以要求廣告發佈人快遞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翟衛東說。(張守坤  陳磊)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