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盯上老人了!——部分手機App“收割”老年群體調查


這款交友App,把我們家鬧得雞飛狗跳。武漢市民劉女士說,家裡老人看了網路廣告下載了一款中老年社交App,結果被引誘充值五六千元。

記者調查發現,如今老年人普遍用上了智慧手機,但不少老年人欠缺網路安全知識,成為一些手機App流量收割的物件,乃至陷入各種網路套路中。

 

不少老年人在網上被騙

 

  我父親不知道點了什麼廣告,無意間辦理了一份保險,接下來每個月自動扣費並且沒有通知。談起這件事,來自天津的程先生十分氣憤——短短7個月,他父親就被某網路保險平臺莫名其妙地扣款1800多元。

  程先生詢問其父親從何處投保時,年近七旬的老人完全不知道怎麼回事。他通過網路搜索才發現,這個網路保險平臺在出行App、購物彈窗等投放了很多廣告,用領紅包”“首月1等噱頭吸引眾多用戶點擊。

  記者發現,在黑貓投訴平臺,該網路保險平臺迄今已有9000多條投訴,老人在不明白的情況下被誤導投保等成為常見的投訴標題。

  不少消費者感歎,現在網上各種小廣告滿天飛,老人一不小心就落入陷阱,讓人防不勝防。

  老人已經70多歲了,平時省吃儉用,一下被騙了2800多元,每天茶飯不思。來自山西的李先生吐槽,自己的父親在網上學習理財課,說是免費學習,幾節課下來就在所謂教授的慫恿下買了價值2888元的精品課,結果發現課程內容都是教授從網上抄來的。

  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今年2月發佈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12月,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線民規模達1.19億。

  隨著老年線民快速增長,針對老年人的網路套路也逐漸增多。20219月,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17.25%的被訪老年人有在網路中受騙的經歷;其中,超四成老年人曾因保健品被騙,近四成老年人因免費領紅包被騙。

天津市社會學會會長張寶義認為,老年人是互聯網領域的年輕人,也是互聯網領域的弱勢群體。老年人有其生理和心理上的特點,面對複雜的網路套路,往往難辨真偽,一旦放下戒備心理就容易上當受騙。

 

圍獵老年人手段多多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互聯網老玩家精心研究老年人的喜好和焦慮,熟練運用互聯網套路,在老年線民面前挖下一道道流量深坑

  ——專打老年人缺少陪伴的痛點,陪聊誘導付費充值。眼下,不少社交軟體將目標人群轉移到老年群體,老年人線上交友社區、婚戀相親App層出不窮。這類App真的能幫助老年人找到幸福嗎?

  記者隨機下載一款名叫中老年生活App,註冊後正要跟網友聊天,就彈出充值頁面。原來,只有花費168元至368元不等的費用開通超級VIP,才能享受無限暢聊功能。記者隨後下載了5款中老年相親交友App,有的App裡網友主動搭訕,索要虛擬鮮花等禮物;有的App甚至每發一條消息,都要收取金幣

  一位年近六十的單身男性表示,本想在網上尋找另一半,但花費數萬元後竹籃打水一場空語音聊天按分鐘計費,不送禮物人家也不搭理。

  ——緊盯老年人網路小白的盲點,彈窗資訊成套路入口。記者瞭解到,一些老人常常點擊寫有記憶體不足”“病毒威脅等資訊的彈窗,然後手機就被稀裡糊塗地安裝了好幾個手機管家、清理大師等各類App

  天津財經大學商學院互聯網資訊與使用者行為研究中心主任陳旭輝說,大部分老年使用者的手機性能一般,有的是子女用過的舊手機,老人容易被這類彈窗欺騙。一些軟體在安裝後會偷偷收集使用者資訊,進行資料畫像,給他們標注容易被誤導和誘導的群體標籤;隨後,各種劣質內容、欺騙套路的廣告,就會定嚮往這類老人的手機上推送。

  ——瞄準老年人辨識能力差的弱點,吸引流量、快速變現。《有毒!這種食物千萬不能亂吃》《丈夫出軌,離家多年未歸》……這類文章充斥著一些老年人的微信朋友圈。在短視頻平臺,中老年使用者成為一些婆媳關係、養生保健內容的自來水。直播領域,一些老人深陷情感直播不能自拔。

陳旭輝表示,這些內容一邊對老年人展開洗腦,一邊通過打賞、帶貨、知識付費等方式變現。此前,在某個患癌家庭調解直播的結尾,主播話題一轉賣起保健品,不少老年人被劇情感染,按捺不住消費的衝動。有養生類自媒體從業者坦言:內容是抄來的,好賴要靠網友自己分辨。我要的只是粉絲和點擊量,賺的是廣告費和流量分成。

 

為老年人營造一個清朗的網路空間

 

  為説明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擁抱互聯網,去年1月起,工信部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年的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一批大字體、大圖示、介面簡單、操作方便的App問世,大大滿足了老年人的需要。

  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説明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的努力和成績有目共睹,但一些互聯網從業者試圖把老年人引入另一個流量深坑,這是社會所不能容忍的。陳旭輝認為,有必要整合社會力量,引入協力廠商專業測評機構對各類軟體展開常態化抽檢、巡檢,定期公佈測評結果,對違法者予以曝光,倒逼企業遵紀守法。

  張寶義認為,平臺、應用商店應該負起主體責任,重視用戶回饋,及時下架有問題的App。有關部門也應堅持對違法廣告、彈窗零容忍,建立一套快速回應機制,對發現的違法問題快速處置。

  針對一些老年人網路安全知識不足的問題,北京奧肯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李傳文建議,可利用老年受眾較多的電視節目、電臺廣播等,普及網路安全知識和典型案例,提醒老年人不占小便宜,增強防範意識,一旦被騙及時投訴或報警。

  張寶義說,年輕人也應給予家中老人更多陪伴,一方面通過陪伴給予老人關心和理解,起到預防作用;另一方面在陪伴中向老人傳授更多手機使用技巧和防騙技能,提供更多安全守護。(據新華社)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