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日前表決通過新修訂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條例明確了網路保護職責,對相關主體共同參與預防與整治未成年人網路沉迷、網路暴力、非理性消費、網路不良行為等作出補充、細化規定。
上海市消保委此前發佈消息,今年春節長假期間,上海各級消保委共受理網路相關投訴185件,一些未成年人為繞開遊戲防沉迷系統,用爺爺奶奶輩的身份證件註冊,“輕鬆”打遊戲。
新修訂的條例明確,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產品和服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許可權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網路遊戲服務提供者應當利用電子身份認證等技術,識別參與網路遊戲的未成年人身份,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實名註冊和登錄的未成年人提供網路遊戲服務。
在網路遊戲相關投訴中,未成年人在長輩不知情情況下“充值”,並由此引發的退款爭議並不鮮見。條例作出相關規定:網路遊戲服務提供者應當規範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費服務,限制未成年人使用與其民事行為能力不符的付費服務;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遊戲帳號租售交易服務。
此外,條例明確,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完善網路社區規則和使用者公約,規範引導未成年人的網路行為,不得以打賞排名、虛假宣傳等方式誘導未成年人盲目追星、盲目消費;嚴禁未成年人參與網路低俗表演、網路不良社交等活動。
條例將於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吳振東 郭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