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通報打擊制售假章假證犯罪3起典型案例

本報訊 公文、證件、印章是國家機關依法行政和企事業單位依法從事生產活動的重要憑證。公安部11月9日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3起偽造變造買賣國家公文證件印章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浙江溫州“4·08”案。2023年7月16日,公安部在浙江溫州設立指揮部,對“4·08”專案組織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截至目前,共抓獲該犯罪團夥犯罪嫌疑人595名,搗毀制假作坊6個、囤積假證倉庫23處,現場收繳各類假章假證200餘萬件,擴線深挖涉案線索1992條,涉及全國30個省區市。

 

湖南婁底“3·31”專案。2023年8月31日,公安部在湖南婁底設立指揮部,組織開展集中抓捕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44名,打掉窩點18個,收繳假章假證2萬餘件;打掉一個開設網店販賣假章假證的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43名。

 

廣東開展專案打擊情況。2023年8月底,公安部在廣東東莞設立指揮部,組織開展集中抓捕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061名,搗毀窩點11個,收繳假章假證3.6萬件。此外,廣東江門警方通過繳獲的假車牌,成功打掉一個購買假車牌並在高速公路上實施“碰瓷”的詐騙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60名。

 

此外,這類犯罪呈現出一些新情況新特點,主要表現在犯罪鏈條產業化、制假種類多元化、銷售管道網路化。目前各地公安機關繳獲的假章假證假公文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假章涉及教育、財政、人社、民政等30多個國家機關;假證有200多個種類,包括身份證、護照、學生證等身份證件,營業執照、建築施工、特殊工種、機械操作等行業許可證件,學位證、醫師證、教師證、駕駛證等從業資格證件。犯罪團夥利用社交平臺等管道發佈廣告尋找買家並確定制假需求,按需制假;通過線上交易平臺發佈假證廣告引流,甚至設立網店直接售賣;通過快遞公司快遞郵寄完成交易。這些新情況新特點,讓制假售假用假行為更加隱蔽,不易被發現,給公安機關偵查打擊工作帶來難度和挑戰。

 

下一步,公安部將繼續採取集群戰役、集中收網等強有力工作措施,組織全國公安機關深入推進專項打擊、行業整治等工作,依法懲處假章假證違法犯罪,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張晨)

 


廣告
廣告